2024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滲透率突破50%的轟鳴聲中,上演著冰火兩重天的產業變局。
當價格戰裹挾著全行業陷入“內捲式”搏殺,有些新勢力品牌“一夜崩盤”,在交付量腰斬、融資斷流的困境中黯然退場,有些傳統車企也頻頻傳來產線收縮、工廠停擺的消息。 而有些企業,卻一路狂奔,以驚人的加速度改寫著行業格局。
以賽力斯 (SS:601127)為例,自去年一季度實現扭虧為盈之後,公司於2024年始終保持高質量增長,徹底打破了「新能源車企難以盈利」的魔咒。 賽力斯憑藉與華為深度賦能的智慧生態、精準卡位高端市場的產品矩陣,不僅穿越行業周期波動,更以“技術反超”的姿態重構了豪華車市場的話語權。
近日,公司發佈了其2024年全年業績。 這份「史上最強財報」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最新的觀察視窗,來看看一個優秀的新能源企業在面對行業洗牌進入深水區,應該具備怎樣的特徵。
一、2024年量利齊升,2025年持續向好可期
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51.76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05.04%。 在全球新能源車企中,其營收僅次於比亞迪和特斯拉。
賽力斯收入大增,關鍵在於銷量的大幅提升。 2024年全年,賽力斯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為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超額完成銷量倍增的年度經營目標。
進一步從月交付走勢來看,賽力斯月交付量呈現強勁增長勢頭,全年走勢亮點紛呈。 儘管年初受行業季節性因素影響短暫調整,但公司迅速恢復增長勢頭,6月以44126輛刷新歷史峰值,同比增幅超300%,彰顯爆髮式增長動能。 下半年在高基數上保持穩健,9月起連續四個月環比正增長,印證了市場對其產品的廣泛認可,展現出強大的品牌競爭力。
數據來源:公司產銷快報
銷量的飛增並不僅僅能夠推動營收增長,其帶來的另外一個最直觀的好處就是規模效應得以加速釋放。 規模效應帶來的採購成本降低加之電池原材料的自然降本,賽力斯的單車可變成本實現下降,實現了有效降本,並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賽力斯能夠打破「新能源車企難以盈利」的魔咒,成為我國少數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之一。
2024年,賽力斯的歸母凈利潤達59.46億元,實現全年盈利可想而知,令賽力斯對未來更有底氣,也將使其在投資者面前更為硬氣。
所以,照此來看,賽力斯更加站穩新能源汽車第一梯隊。 而接下來,大概率的還會繼續維持這種良好的勢頭。
今年,問界產品矩陣迎來擴容,問界新M5 Ultra、問界M9 2025款、問界M8相繼亮相並開啟預訂,問界M9 2025款率先於3月20日上市。 數據顯示,計劃於今年四月上市的重磅新品問界M8,目前預訂訂單已經突破80000台; 問界M9 2025款3月20日上市72小時大定突破21000台,引領高端市場消費潮流。
若按照此趨勢發展,基於問界產品的產品力和市場認可度,預計賽力斯銷量在新產品週期的加持下較一季度會有大幅提升,進而為全年增長奠定了一個良好的預期。
二、毛利率躍居全球新能源第一,賽力斯做對了什麼?
若進一步研究賽力斯的財報,不難發現,賽力斯正在全面拉開與同行的差距。
首先,賽力斯去年的營收增速為305.04%,而銷量同比增長182.84%,這說明賽力斯的營收大規模增長並不只是銷量飛增帶來的,那賽力斯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其給出的答案是:高端化戰略。
其背後的核心邏輯在於,高端化產品能夠憑藉差異化技術突破成本定價的限制,帶來更高的技術溢價,從而直接提升單品毛利率。 同時,高端化還能夠助力企業收縮或者避免低毛利產品線,優化資源向高附加值領域集中,強化品牌溢價能力。 這也是行業突破價格戰內卷、實現可持續盈利的關鍵路徑。
去年,賽力斯購買了問界的相關智慧財產權完成品牌資產整合,實現了產品與品牌市場認知的一致性,疊加入選央視“品牌強國工程”帶來品牌勢能加持,進一步強化自身品牌建設。
當前,問界已經成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高端的代名詞,其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推動賽力斯的產品力實現同步提升。 傑蘭路發佈的《2024 年度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健康度研究》中顯示,2024 年問界以 82%的 NPS 凈推薦值登頂新能源汽車口碑榜首。
聚焦到產品層面,數據顯示,自2024年3月開啟大規模交付以來,旗艦車型問界M9已連續11個月蟬聯中國市場50萬級豪華車銷量冠軍,創造了自主品牌車型高端化發展的里程碑。 問界新M7也在30萬級新勢力市場中一路領跑,不斷刷新著中國新能源豪華品牌的銷售紀錄。
在高端化戰略的驅動下,問界品牌的單車均價突破40.2萬元,較2023年提升11.9%,位居全球頂流新能源品牌成交均價第一。
圖片來源:公開網路
這也直接體現在各家的毛利率水準上。
繼去年一季度從過去的10%左右大幅提升至20%以上之後,賽力斯的毛利率於年內實現進一步增長,最終達到了25.69%,遠遠甩開同行。 相比之下,除賽力斯之外,僅理想汽車一家守住了20%這條線,基本維持在20%左右。 比亞迪及特斯拉則跌至20%以下,蔚來和小鵬甚至不足15%。
數據來源:各公司財報
其實,毛利率水準的懸殊本身就揭示了商業模式間的根本性差異。 在汽車行業,只有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的企業才能被稱之為科技企業,也可以理解為當下的軟體定義汽車的商業模式。
只有達到20%左右毛利率,才能支援科技企業持續的研發投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去考慮研發投入。 從長遠來講,企業也不可能永遠靠融資維繫發展,打造健康的商業模式無疑才是持久良性經營的根本。 所以,就此而言,賽力斯擁有更為健康的財務模型,通過維持較高的毛利率,從而保證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
三、「別人家的孩子」如何修鍊?
不可避免的是,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只會更為激烈。 對於企業而言,要麼本身已經具備造血能力,要麼手握大量的現金儲備,還有放手一搏的機會。
當然,要是能兩者兼得,那自然再好不好過,賽力斯目前就是這樣的狀態。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賽力斯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以及存放財務公司存款在內的貨幣資金總額達到了459.55億元,較2023年同期大幅增加超300億元。
手握十足「安全感」,賽力斯在研發開支方面自然是毫不手軟。 2024年,賽力斯研發投入達70.53億元,同比增長58.9%。
这种真金白银的投入转化为多维度的技术突破。
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作为目前行业率先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新能源动力形式的平台,标志着赛力斯已经拥有了完整的自研核心技术,且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弹性和可二次开发空间,能够极为灵活的生产跨车系、跨品牌、跨层级产品。
智能驾驶方面,与华为联合开发并量产的鸿蒙座舱和 ADS 智驾系统,率先实现全国无图智驾,搭载的车型获得C-NCAP 智驾安全辅助满分、i-Vista先锋首测智能行车G+等权威认可。
增程技術方面,去年12月低,賽力斯正式發佈全新一代賽力斯超級增程系統。 該系統基於「賽翼(C2E)增程架構」與「RoboREX智慧控制技術」打造,讓綜合油耗降低15%的同時,增程器噪音感知也降低90%。 值得注意的是,該系統油電轉換效率達3.6kWh/L,達到行業量產增程器領先水準。
可以看到,這種“壓強式”技術投入,使得賽力斯在高端市場的產品溢價能力突破傳統價格天花板,問界M9頂配車型售價上探至56.98萬元仍供不應求,印證了技術驅動型商業模式的強大生命力。
當行業陷入“堆料競賽”困境時,賽力斯通過底層技術突破實現了從參數領先到體驗領先的跨越,這種以使用者價值為導向的研發哲學,正在重塑中國汽車產業的價值座標系。
四、結語
透過這份財報,我們看到的不只是59.46億元凈利潤的數位狂歡,更是一個長期主義者的戰略定力。 在新能源競爭進入深水區的當下,賽力斯用一份優秀的成績單,驗證了技術溢價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也為應對行業變局築起護城河。
反觀資本市場,對賽力斯的長期價值也給予了肯定,今年,賽力斯入選滬深300、上證50等四大指數。 這一里程碑不僅意味著公司正式躋身中國核心資產陣營,更將吸引更多被動資金配置,強化流動性溢價與估值中樞上移的長期邏輯。
與此同時,賽力斯還表示,擬通過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股票,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這一突破性佈局,既為全球化戰略搭建跨境資本平臺,亦可通過引入國際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為技術研發、產能擴張和品牌出海注入新動能。
後續,隨著H股上市打通國際資本通道、超級工廠釋放百萬產能,賽力斯正以「技術反超+資本賦能」的生態閉環,為行業轉型期企業提供新標杆。 唯有錨定技術深水區、構建全球資源整合能力,方能在產業競速中掌握定義未來的話語權。
本月最新AI精選股重磅發佈,AI有無看中NVIDIA?
下次應該買入邊只股票?
2024年股市估值飆升,造成許多投資者對於加碼股市感到不安。對下一步的投資感到不確定?查看我們過往戰績優良的投資組合,探索高潛力機會。
單在2024年,ProPicks AI就識別了2檔漲幅超過150%的標的,另外還有4檔升幅超過30%及3檔升幅超過25%的股票。這樣的成績令人矚目。
投資組合適用於道瓊、標普及科技乃至中小型指數的成分股,讓你能充分探索各種財富積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