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造假的代價

 | 2023年12月13日 09:40

近幾年,雖然上市公司造假容易被發現,但由於處罰金額小於違規獲利的金額,有些小公司還是鋌而走險的財務造假,或是違規披露資訊,使得這樣的例子每年都有不少。

不過,在市場發展最成熟的美股,企業財務造假的代價遠遠大於其他市場,造假很可能罰的公司倒閉,甚至是管理層坐牢,這也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市場健康的成長。

時間線比較近的,各位印象最深刻的應該瑞幸 (OTC:LKNCY)一案,結果是SEC處罰1.8億美元,以及被踢出主機板,去到粉單市場交易。瑞幸在更換管理層後,對應的決策是關掉大量的門店,分期還債,直至今年初才把這筆1.8億賠償投資者的款項結清。

雖然賠償款不算是特別多,但公司股價因該事件一度跌去95%,對當時的投資者來說是是毀滅性的打擊,即使現在瑞幸涅槃重生,但最初投資者受到的傷難以磨滅,財務造假的高代價,也杜絕了其他公司不敢造假,是有助市場健康生態的好事。

美國有史以來,後果最嚴重亦為人熟知的就有安然財務造假案,以及一級市場Theranos血液檢測公司造假案,這兩個案例後果十分嚴重,警示了後來所有的公司。

在2001年安然公司破產前,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2000年營收達1010億美元。安然在1980年代,早期做的都是電廠建設和天然氣管道鋪設,以及電信寬頻等業務,賺的都是辛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