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把韓國人給割了

 | 2024年1月30日 10:20

近期,國內資金不停追逐海外ETF,導致部分ETF持續出現巨大溢價。 例如華夏基金已連續多個交易日發佈日經ETF溢價風險提示,並進行臨時停牌,以免投資者盲目追漲。

投資者以20%的溢價買進,後續如果溢價被完全抹平,指數至少要漲20%才能不虧,這概率可想而知。

當然,這種溢價情況完成是投機行所引起,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年以來資金加速流入海外ETF,主要在於海外市場不斷創新高,與國內市場形成鮮明對比,促使投資者行為發生轉變。

基於持續上漲的趨勢而進行買入,基本是全球投資者的共同做法。

充滿黑色幽默的是,自2020年底起,恆指於2個月上漲逾16%,並於2021年初突破31,183點新高,當時許多韓國散戶紛紛入場,買了不少與恆生國企指數挂鉤的金融產品(ELS)。 然而,經過三年,國企指數從最高位下挫逾50%,不僅導致韓國散戶遭受巨大損失,也讓港股面臨類似於A股的「雪球敲入」危機。

可以說,可憐的不只是AH股股民,全球散戶都容易受到忽悠而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