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的中概股:泡沫終將逝去,核心價值長存

 | 2021年11月26日 08:31

巴菲特曾說,假如觀念會過時,那就不足以成為觀念。

在巴菲特主張的一系列觀念裡,價值投資可能是最受市場追逐的一個。一向推崇巴菲特理念,被稱為國內“商業教父”的段永平在8月——中概股走向“跌跌不休”的日子裡發文說買入了騰訊和阿裡,並表示“再跌再多買些”,被很多人視為借龍頭抄底中概股,側面反映了中概股的價值。

目前,中概股或許正處於史上少有的價值窪地時期,關於挑選行業和公司的策略,也該做出一些改變了。

中概股陷入價值窪地

中概股為何走進窪地?不妨先來回顧一下“水逆”的大半年它都經歷了什麼:

  • 疫情紅利消退,導致部分去年高增長行業面臨今年的高基數壓力,業績失衡
  • Bill Hwang的Archegos Capital基金高杠杆爆倉,連累中概股引發巨震
  • 教育行業雙減政策疊加“二選一”監管等因素市場一度杯弓蛇影

可以看到,中概股波動外部因素佔據了主導位置,除了教育之外,其他行業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但這些蝴蝶扇動翅膀一般的因素,在中概股中掀起的卻是一股颶風:

  • 雪球資料顯示,中概互聯網ETF淨值已較年初接近腰斬,甚至回歸2018年水準,中概互聯50指數當前僅有3.43倍PS,接近3.3倍歷史極低值
  • 個股情況上,中概股風向標阿里巴巴 (NYSE:BABA)騰訊控股 (HK:0700)的股價走出階梯向下趨勢,不達上半年的平均水準
  • 中概股中立雲計算公司金山雲 (NASDAQ:KC)4.03倍PS,美股雲計算同行DigitalOcean (NYSE:DOCN)卻是35.3倍PS,Snowflake (NYSE:SNOW)高達140.5倍PS
獲取APP
加入百萬使用者的行列,時刻緊貼全球金融市場動向!
立即下載

因綜合價值水準受外部因素影響,讓中概股遠低於正常週期和同行的表現,於是進入了價值窪地階段。

回顧歷史,當環境的影響大於公司基本面成長的影響時,悲觀情緒往往容易被放大,直接反映在股價和市場認知上。在科技中概股“肅殺一片”的態勢下,眾多公司升級和重塑其價值認知的進程是被打斷的。但在一時的式微之後,邏輯夠強的賽道和公司最終還是會回歸正軌。

而判斷一家公司的長期發展價值,需要確定其所處行業的空間與上限,以及撬動其發展的支點,以此推斷其觸碰甚至打破天花板的能力。

尋找天花板行業

哪些行業最值得投資?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只要符合市場發展潮流的行業無疑更具有代表性。這類產業有足夠高的天花板,代表行業成長性強,玩家更有可能站上高位。

一個典型例子是,2000年左右的科技股泡沫,網易 (NASDAQ:NTES)、亞馬遜等國內外公司股價暴跌95%以上。後來的十幾年裡,互聯網並沒有失去它核心產業的地位,網易直到今天仍然是中概股裡表現穩健的個股之一。

將眼光放在當前,國內乃至全球既有趨勢熱度又有商業能量的重點概念大概有兩個:一是碳中和,二是To B產業。前者是全球政策主流,後者是C端人口紅利疲軟後的自然轉向。但它們更多是一種概念,細化到行業,最具體的標的應該是新能源和雲計算。無獨有偶,這兩大領域都有各自的先行者驗證了發展潛力。

2019年,中國新能源補貼退坡,登陸美股的蔚來汽車 (NYSE:NIO)因CFO離職、虧損大增等一系列問題受到影響,股價跌至一美元。但新能源核心邏輯未變,隨著連續獲得外部融資、產品交付增強,蔚來汽車絕地翻盤,目前市值已逾650億美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也在依靠中國工廠解決了產能問題後,度過了至暗時期。

除了這些公司基本面好轉,也是因為行業上限足夠高,玩家才會有更多機會尋找增長。

另一塊寶地——雲計算領域,國內雲計算行業已經由疫情期間的超高速增長步入理性長線穩增期,雲計算公司普遍告別短期爆發,但市場需求量仍在長期持續放大。

根據Canalys的資料,雲計算僅占中國IT支出的2.7%,其IT支出僅占GDP的1.4%,但美國的雲計算占IT支出的11.4%,IT支出占GDP的4.7%。工信部賽迪顧問研究指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雲計算市場,2020年依然保持著25.6%的市場規模增速。

歐美經驗也提出一種可能:雖然亞馬遜公司 (NASDAQ:AMZN)微軟公司 (NASDAQ:MSFT)Alphabet (NASDAQ:GOOG) 三座大山壓在雲計算玩家們頭頂,但市場依然有著不小的潛力。比如DigitalOcean自今年3月IPO以來股價已上漲超150%,分析師預計今年其營收增長34%,再一次驗證了蛋糕夠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