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謠言引發的慘案,暴跌的騰訊冤嗎?

 | 2022年2月23日 08:07

(作者:潘奕衡)

Investing.com北京時間2月21日週一,一則謠言引發了遊戲行業的大地震, 中國最大的遊戲公司騰訊控股 (HK:0700)股價暴跌,市值蒸發了超兩千億。

一則謠言引發的慘案

一個名為瘋狂的熊貓233在論壇發帖稱,騰訊控股的同事證實了,騰訊又被錘了,而且是重錘,足以顛覆騰訊的大錘,估計新聞快出了。

有媒體援引多家遊戲公司人士言論稱,加強青少年防沉迷,對廢土、娘化、耽美等遊戲題材持續性的嚴監管並非行業重大利空因素,2022年內都不再新發遊戲版號才是最大的利空。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消息發酵,多家遊戲公司股價應聲下跌。騰訊的股價首當其衝遭受“重錘”!盤中一度下跌6.26%,截至週一收盤,騰訊跌5.23%至445.4港元/股,總市值約為4.3萬億港元。相比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470港元/股,騰訊的市值蒸發了超過2300億港元。

除騰訊之外,昨日港股遊戲概念股嗶哩嗶哩 (HK:9626)跌超9%,快手 (HK:1024)也跌7%。

獲取APP
加入百萬使用者的行列,時刻緊貼全球金融市場動向!
立即下載

晚間,音數協遊戲工委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沒有這樣的消息。” 據上海證券報,騰訊的公關部總經理張軍發佈微信朋友圈澄清,該消息為“謠言”。

張軍指出,瘋狂的熊貓233已經註銷帳號,“其實我想告訴瘋狂的熊貓,我也是騰訊員工。下次問我吧,起碼靠譜點,而且我不怕署名。”

遊戲版號早已暫停

遊戲版號是一個遊戲進行商業化的必要因素,只有完成版號申領,才能開放用戶充值付費。換言之,只有擁有版號,遊戲才能盈利。

此前,2018 年遊戲版號便出現過近8個月的停擺, 2018年12月後,遊戲版號雖重新開始發放,但發放數量逐年遞減。據統計,與2020年發放1405個遊戲版號相比,2021的版號總量減少了46.26%,近乎“腰斬”。

公開信息顯示,國家新聞出版署最後一次審批遊戲名單公佈於2021年7月22日,在此之後有傳聞稱將實行版號新規,但一直未有新的版號發放,距今已有7個月之久。

遊戲業務影響較小

遊戲版號已經暫停發放半年有餘,但是對於騰訊遊戲業務的影響並不大。

據最新的公開資料顯示,騰訊2021年第三季度遊戲收入為44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14億元增長8%。遊戲收入占騰訊總營收的比例為32%,比國內前十的其他9家之和都多。

受到《王者榮耀》、《使命召喚手遊》及《天涯明月刀手遊》等遊戲的推動,騰訊2021年第三季度本土遊戲收入為336億元,同比增長5%。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遊戲的海外業務正在形成良好的發展勢能,成為拉動騰訊遊戲長期增長的關鍵點。以2021年第三季度為例,騰訊海外遊戲收入113億元,已經占到騰訊網路遊戲整體季度營收449億元的25%,15%的同比增長速度更是遠超整體增速。

去年中國遊戲市場收入2965億,在2020年高基數下依然增長了6.4%。遊戲這塊業務其實是騰訊最不用擔心的,即使經歷過史上最嚴監管後,國內遊戲市場依然能夠不斷發展。

騰訊並不只有遊戲

從騰訊的營收來看,騰訊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個版塊,分別為增值服務、金融科技和雲業務、廣告業務。

騰訊的收入主要來自增值服務,2020年收入2642億,占比55%,毛利1429億,占比65%,是妥妥的扛把子業務,而增值服務裡60%是遊戲,40%是社交網路,就是各種會員和一些遊戲道具收入。因此至少目前來看,給騰訊貢獻盈利大頭的還是來自遊戲,但是騰訊並不只有遊戲。

金融科技和雲業務在2020年有1280億的收入,金融科技收入在1000億左右,雲業務200多億。但經過阿里 (HK:9988)事件後,騰訊對於支付、金融等領域有明顯的克制。同時騰訊雲作為國內雲計算第二梯隊,正在享受行業紅利。

廣告業務一直是騰訊之前較為薄弱的一環,2020年收入823億,距離FACEBOOK廣告收入差距接近10倍,也跟微信之前變現的相對克制有關,但未來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信心比黃金重要

和許多互聯網公司一樣,騰訊最近兩年的日子並不好過,股價也從最高的770港元跌到現在的440港元,跌幅超過40%。

騰訊目前的市盈率(TTM)為18.37倍,市值為4.27萬億港幣,估值並不高。根據InvestingPro,騰訊的公允價值為665.21港幣,較當前的價格高出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