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大不如前,斷臂求生的滙豐能否自救?

財華社

發布 2022年12月21日 03:27

實力大不如前,斷臂求生的匯豐能否自救?

在以前,滙豐控股(00005.HK被稱為港股市場的「大笨象」,百元股價是股市標桿,是星鬥市民定期的利息收入來源。

滙豐控股的散戶投資者眾多,許多都是香港市民,這是因為滙豐的股價穩,而且每個季度都派息,金額穩定,派息率經常超過百分之一百。

但是,2020年之後,這一切發生了改變,因為英國監管機構限制滙豐派息,以保留資本金應對潛在的金融危機。

隨之而來的是投資者信心的崩潰,股價一落千丈,到如今,滙豐的股價還不到50港元。

滙豐的業務牽連太廣,涉及太多個海外市場,這些市場的金融政策和監管機制各異,也帶來了眾多的不確定性。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是滙豐最主要的收入、利潤來源,也是重要的增長原動力,相比之下,其過去所依賴的主要西方市場,卻陷入了衰退和監管的泥沼,這是滙豐所面對的外部環境問題。

它沒有辦法改變,只能從内在尋找突破口。

除了滙豐之外,西方大型銀行也面臨非常嚴重的問題,當時的主要問題是美聯儲的無限寬松政策,這大大降低了資金成本,讓依靠息差賺取收入的銀行無利可圖。

不過,銀行家並不會坐以待斃。西方銀行通過擴大非利息業務來抵禦利息業務所面對的風險,例如投行業務、交易業務。

在低利率環境下,商品市場的大幅波動帶來了交易機會,因此西方各大商業銀行的2021年非利息業務都見強勁增長。

同時,由於二級市場大漲,私募股權市場和一級市場的交易也顯著飙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空白支票公司(SPAC)這種新型融資方式,大大降低了初創企業上市的門檻,在需求飙升的帶動下蓬勃發展,所以商業銀行的投行、財務顧問、理財等手續費業務強勁增長。

滙豐也借此機會大力發展非利息業務,而且也有較大的增長,但相對來說卻仍不如其利息業務的佔比大。

到2022年,隨著西方市場加息,利息業務終於迎來春天,滙豐佔比較大的利息業務應可得益於其較大的規模佔比,然而,相對來說,它的整體業績仍然落後於同行,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