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隊8年後「再出手」證明一件事情!英國《金融時報》:房地產危機尚未完全爆發……

FX168

發布 2023年10月12日 18:36

更新 2023年10月12日 18:47

中國國家隊8年後「再出手」證明一件事情!英國《金融時報》:房地產危機尚未完全爆發……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中央匯金公司時隔8年後,再次出手干預市場,購買其控股的四大銀行約6500萬美元的股份。英媒警告說,這暗示未來的黑暗時期,意味着房地產危機尚未完全爆發。中國各地的消費依然低迷,分析師預計,開發商不良貸款累計比例將高達15%。

文件顯示,作爲中國最大的主權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旗下的中央匯金公司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增持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這對於中國的貸方來說是個好消息,在房地產危機之前,中國最大的國有銀行增加了對家庭的貸款,同時減少了對企業的貸款,旨在提高收益。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評論稱:「如果沒有中國方面的支持,銀行就承擔了國內房地產行業困境的大部分負擔。這包括房主抵制抵押貸款,以及陷入困境的開發商不良貸款增加。」

「銀行發出得到中國官方支持的信號,將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但這也可能表明房地產危機尚未全面爆發,」評論繼續補充稱。

(來源:Financial Times)

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上次干預市場已經是8年前的事了,回顧2015年股市崩盤,上證綜合指數下跌超過40%。當時,扭轉中國最大銀行股價的跌勢並不容易,其在2016年持續下降。

報道示警,同樣的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稱中國各地的消費依然低迷,這對貸方的貸款增長構成壓力。貸款人接觸到曾經被認爲財務狀況良好的開發商,像是碧桂園控股。

分析師預計,開發商不良貸款累計比例將高達15%。

更糟糕的是,銀行資產負債表質量的惡化趨勢,尚未顯示出正在發生的危機的全部損害。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也進行了干預。

「而如今,中國的最新舉措應被解讀爲房地產市場違約水平對市場穩定構成明顯威脅的早期跡象,」報道評論指出。

摩根大通表示,自2021年以來,佔中國房屋銷售量40%的開發商已拖欠債務。這些違約公司大多是私營公司,已發行了價值約1100億美元的高收益離岸債券。

新加坡CNA指出,儘管近幾個月北京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房屋銷售幾乎沒有出現改善的跡象。開發商、財務顧問和債券持有人表示,這可能會使債務重組條款比之前的預期糟糕得多。

融創中國上週成爲首家在2021年年中陷入債務和融資危機後完成債務重組程序的房地產開發商,而碧桂園預計將很快開始這些談判。

獲取APP
加入百萬使用者的行列,時刻緊貼全球金融市場動向!
立即下載

六位知情人士稱,過去幾周,包括世茂集團和旭輝控股在內的一些開發商以環境惡化爲由,減少了向境外債權人的報價。

消息人士稱,修訂後的重組方案將使離岸債權人的減記幅度高達70-80%,而開發商早些時候向他們提出的最終計劃中減記爲零。

「與融創時代相比,環境非常不同,因此條款也必須有很大不同,」一位開發商高管在重組談判中表示,理由是房屋銷售惡化和人民幣貶值。「如果銷量繼續不好,融創幾年後可能需要再次重組,所以我們不以融創爲模板,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開發商顧問還表示,6至9月的房屋銷售比談判中最初預期的要差得多,因此許多公司正在降低條款,開發商需要時間說服債權人。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