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事件“撩撥”航運市場 海豐國際(01308)藉機衝高?

智通財經

發布 2023年12月19日 18:37

突發事件“撩撥”航運市場 海豐國際(01308)藉機衝高?

時間臨近聖誕,但紅海地區的“風浪”似乎依然沒有要停歇的跡象。

根據公開報道,11 月中旬以來,也門的胡塞武裝對以色列持續升級打擊力度和範圍。進入12月後,多艘貨輪在曼德海峽、紅海附近水域遇襲。其中,世界上主要的集運公司,包括馬士基、赫伯羅特旗下的船舶均遭遇到胡塞武裝的襲擊,作爲避險策略,四大集運巨頭馬士基、赫伯羅特、達飛輪船、地中海航運紛紛宣佈都將暫停所有通過紅海的船舶航行。北京時間12月18日晚,世界油氣巨頭英國石油公司(BP)亦表示將暫停所有通過紅海的油輪運輸。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隨着航運巨頭們紛紛避開紅海,集裝箱運輸已受到實際影響。考慮到船東繞行勢必將導致航行天數增加,這或許有望提振集裝箱航運運價,尤其是對於歐線市場而言短期運價或將迎來進一步上行動力。

航運市場風雲突變,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也聞風而動。近期,港股市場的航運概念股格外活躍。以海豐國際(01308)爲例,12月18日,該公司股價高開高走,盤中漲幅一度逼近17%。截至當天收盤,海豐國際報13.54港元,漲幅14.75%。

消息擾動股價聞風起舞

從全球貿易的視角來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是亞歐集裝箱貿易和中東-歐洲油氣貿易的重要通道。

根據Suez Canal Traffic Statistics,2019年通過蘇伊士運河的主要貨種爲集裝箱(49%,重量佔比,下同)和油品(23%);通過蘇伊士運河的集裝箱、原油、成品油佔各貨種全球海運貿易量比重約28%、5%、12%。從具體的運輸航線來看,集裝箱貿易的遠東-歐洲航線、油品貿易的中東-歐洲航線和俄羅斯-印度/中國航線等均需經過蘇伊士運河。

回溯歷史,蘇伊士運河曾因天氣、戰爭、船舶擱淺以及堵塞等原因多次中斷通航,而導致的結果通常爲短期運力供給收縮、效率下降、成本增加進而推升運價上行;而如若相關公司長期繞行好望角,則將大幅拉長運距(約30%)、增加噸海里需求。

考慮到當前事態仍處於持續發酵狀態,目前看紅海局勢的走向尚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不過就已知信息來看,隨着四家國際頭部集運公司暫停紅海通行,就短期而言,一方面亞歐航線運力供給遭受損失料已成定局;另一方面,眼下聖誕臨近,且國內正處春節前出貨高峯期,此次紅海事態的升級或進一步提升運價提漲的兌現度。

儘管事態變化對於各大船東的基本面影響程度尚難量化,但這一突發事件顯然刺激了過去兩年裏始終深陷調整之中的航運股的股價。

獲取APP
加入百萬使用者的行列,時刻緊貼全球金融市場動向!
立即下載

還是以海豐國際爲例,作爲亞洲領先的航運物流集團公司之一,該公司向市場提供綜合運輸及物流解決方案。目前,海豐國際經營72條貿易航線,其中包括15條通過聯合服務經營的貿易航線以及24條通過集裝箱互換倉位安排經營的貿易航線。就地域覆蓋範圍來看,海豐國際的物流網絡覆蓋了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臺灣、香港、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77個主要港口。

就股價表現而言,海豐國際的股價自2021年9月觸頂後便開啓了長達一年的震盪走勢。2022年8月後,在全球宏觀經濟承壓以及行業供需形勢持續惡化的大背景下,海豐國際股價連下“臺階”。而就在本月中旬,海豐國際股價還一度觸及10.88港元,較2021年高點跌去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個交易日在紅海事件的“催化”下,海豐國際股價一改頹勢,12月14日、15日、18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幅分別錄得3.66%、4.06%、14.75%,似有轉勢跡象。

業績恢復程度待考

在近期異動之前海豐國際的股價長期陷入調整,究其緣由主要是因爲近年來集運行業正面臨着運輸需求走弱、運力供給上升等諸多挑戰,全行業遭遇“退潮時刻”。

身處其間,海豐國際的業績也顯出了疲態。數據顯示,今年前9月海豐國際的收入約爲17.69億美元,同比驟降45.4%。同期,公司的集裝箱運量爲229.53萬個標準箱,同比微降3.1%;而平均運費(不包括互換艙位費收入)爲每標準箱633.1美元,同比口徑下降幅高達47.1%。

海豐國際業績“亮燈”其實也是在預期之內。今年來,受海外高通脹、高利率,以及製造業去庫存的持續負面影響,全球集裝箱海運市場需求疲軟疊加疫後全球供應鏈擾動緩解,船舶供給增加,運價同比大幅下挫。其中,三季度爲亞洲市場季節性淡季,這進一步壓低了運價表現。公開資料顯示,23Q3期間東南亞集裝箱運價指數(SEAFI)均值同比、環比分別下滑了79.9%、22.2%。

但好消息在於,自9月以來東南亞市場已經出現了集運運價止跌回升的跡象,整個四季度亞洲市場或因旺季等因素運價有所上行。據瞭解,9月SEAFI指數環比上升41.5%。四季度以來,該指數繼續延循上升態勢。

不過雖然四季度的業績有望邊際改善,但放在長週期視角下,考慮到全球集運業運力供給持續上升以及歐美進口需求疲弱的主要矛盾始終存在,行業供過於求的基本格局料無法徹底改變,因而海豐國際的業績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再回歸到前幾年的高點。

而回到股價層面,鑑於在經歷前期的長時間回調後海豐國際的值博率有所上升,疊加近期紅海局勢的演變進一步點燃了板塊投資情緒,至少就短期而言市場的活躍資金不妨對其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