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跌破50億港元 康希諾生物(06185)新冠疫苗之後靠什麼“扛大旗”

智通財經

發布 2024年1月15日 19:11

市值跌破50億港元 康希諾生物(06185)新冠疫苗之後靠什麼“扛大旗”

智通財經APP獲悉,1月15日,康希諾生物(06185)股價收跌3.60%,報20.10港元,繼續刷新上市以來新低,總市值跌穿50億港元。值得一提的是,康希諾股價曾於2021年2月最高到達450港元,至今市值已縮水超95%。

公開資料顯示,康希諾成立於2009年,爲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符合中國及國際標準的創新型疫苗企業。2019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爲“港股疫苗第一股”,2020年8月又在A股科創板上市,成爲科創板開板以來第一支“A+H”疫苗股。

2021年,康希諾因新冠疫苗火遍全球,實現43億元營收並大賺19.14億元扭虧爲盈,成爲國內生物疫苗行業最大的黑馬。而此前的財務數據顯示,2016至2020年,康希諾分別虧損4990萬元、6450萬元、1.38億元、1.57億元、4.07億元,合計約虧損8.16億元。

不過好景不長,重籌押注新冠疫苗的康希諾,隨着紅利期的褪去,公司的業績及股價如同流星般璀璨稍縱即逝。在2022年營收淨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康希諾2023年三季度也依然深陷業績泥潭。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康希諾營收約1.76億元,同比減少75.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9.85億元,同比增加107.63%。而且,該公司營收和業績的同比下滑程度均排在疫苗板塊上市公司前列。

如今,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響已趨於結束,新冠疫苗的紅利期可以說徹底退潮。根據中疾控最新公佈的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新冠病毒陽性率呈低水平波動,2023年第49周-51周連續3周爲1.0%,第52周爲0.8%。

新冠疫苗接種需求的斷崖式下滑,多家企業暫停新冠疫苗的生產,或者停止對新冠疫苗的進一步開發投入。近日網傳的科興生物停止生產COVID-19疫苗,而康希諾此前也通告稱,從2023年4月4日開始暫停上藥康希諾新冠疫苗生產基地產線生產,期限約180天。

當然,隕落的新冠疫苗企業不僅僅只有康希諾,還有科興生物、康泰生物等,甚至全球生物製藥巨頭輝瑞(PFE.US)也不例外,因新冠病毒業務的迅速下滑,輝瑞股價從2021年最高點至今跌去近45%。

不過,輝瑞不斷在尋找新的出路,並迅速將目標鎖定在癌症及減肥藥。近期,輝瑞完成了對癌症製藥商 Seagen 的收購,交易價值高達430億美元,將爲輝瑞提供四種獲批產品和豐富的ADC候選產品管線。輝瑞預計到2030年,併購案將爲公司帶來100 億美元的額外年收入。此外,輝瑞亦表示,減肥藥將是輝瑞的下一個重大產品,並表示公司的減肥藥年銷售額可能達到 100 億美元。

獲取APP
加入百萬使用者的行列,時刻緊貼全球金融市場動向!
立即下載

同樣,此前高度依賴新冠疫苗產品的康希諾也在尋找新的盈利驅動。康希諾將重點轉向流腦疫苗等其他產品,數據顯示,在持續推進流腦疫苗產品的推廣和市場營銷下,2023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流腦結合疫苗實現營業收入約3.71億元,同比增長約476.47%。

除了流腦疫苗外,2023年8月,康希諾發佈公告稱,與阿斯利康簽署了《產品供應合作框架協議》,公司將向阿斯利康提供合同開發和生產服務以支持其mRNA疫苗項目,生產和供應特定產品,並提供相關特定服務。康希諾方面表示,公司計劃以CDMO爲起點去探索mRNA的合作。

可以肯定的是,康希諾正在嘗試通過CDMO模式與阿斯利康合作、減少新冠疫苗投入、並大力研發和推廣其他領域疫苗產品等手段來尋找新的盈利點,只不過這些措施能否幫助康希諾走出泥潭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1月12日,里昂發佈研究報告稱,維持康希諾生物“買入”評級,目標價爲29港元。該行預計康希諾生物2023年銷售額將達到3.74億元人民幣,同比減63.9%,並因新冠疫苗銷售下降,淨虧損料擴大至11.25億元。在經歷2023年的艱難一年後,該行認爲2024年該公司的損益將隨着MCV疫苗銷量的增長而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