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最新!💥 獲取ProPicks查看哪些策略擊敗標普500指數1,183% 領取40%折扣優惠

15天內,警惕一隻史詩級黑天鵝!

發布 2023-5-17 上午08:21

作者 | 邊疆塞外

美國債務上限降至,美股市場好像並不緊張,而債券市場以及相關的衍生品市場卻有點慌了。

1年期美債CDS已經從年初的25個基點飆升至近日的172個基點,創下歷史新高。另外,最新1月期美債收益率為5.652%,而5月4日為4.43%。該收益率水準已經追上投資級債券收益率了。

很顯然,一小部分資金瘋狂押注美債違約了。

1

早在今年1月19日,美聯邦政府已經觸及了債務上限。不過,美財政部可以通過TGA帳戶的留存餘額以及其他非常規手段來支撐政府開支。其中,TGA帳戶在1月底的時候還有5700億美元。後者手段主要包括暫停政府證券投資基金的再投資、公務員退休以及郵政退休人員的福利基金投資等等。

我們經常會在新聞報導裏見到的“X日”,也就是財政部TGA現金賬戶以及非常規手段耗盡的截止日,之後美國政府將面臨債務違約。

根據美財政部披露的檔顯示,截止5月10日,用來支付政府帳單的“特別措施”餘額還剩880億美元,一周前這個數字為1100億美元。這也是目前有關美債違約“X”日最直接的財政數字。

對此,耶倫警告債務上限最早在6月1日可能觸及,且一旦債務違約將引發一場全球性的“經濟與金融災難”。拜登也曾表示,債務違約這件事“不可接受”,甚至揚言他不排除跨過國會使用憲法修正案中國家利益條款予以強行通過。

白宮為了讓國會那幫人意識到債務違約的嚴重性,近期還模擬搞了一個“末日場景”。從推演的結果看,一旦違約,美國將會有830萬人失業,美股將暴跌45%。

共和黨也不是吃素的,不斷向當前執政的民主黨發難。4月底,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還專門通過了一個法案,將債務上限和削減政府開支的內容綁定在一起。

但民主黨不想讓步,誓言要一項“乾淨的”債務上限法案,將預算問題單獨進行談判。

5月9日,拜登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進行談判,但整個會議持續大約不到半小時就結束了。麥卡錫會後表示,“沒有看到任何新的進展”。

上週末,拜登政府高級官員和麥卡錫的助手進行新一輪談判。而政府支出限制恰恰是討論的核心議題,且分歧巨大。共和黨要求在10年內大幅削減政府專案支出,而民主黨則希望將支出限制的時間定為2年,程度也更加溫和。

接下來,拜登與麥卡錫的新一輪談判將有可能在明日(16日)進行。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一針見血評論道:這種事情已經多次在美國上演,實際上只是美國政府一個“表演儀式”而已,到最後的結果也會是以提高債務上限而結束。

該事件本質是美國為“不受控制地發行美元”找遮掩,現在超量發行貨幣已經導致美國和全球市場通脹,動搖美國金融中的銀行系統,也嚴重損害了他們貨幣的可信度。

是的,雖然美國兩黨撕裂不斷,扯皮不斷,最終通過債務上限的概率是非常之大的。

從歷史上看,1939年至今,美國債務上限已經突破了108次,債務上限已經從450億美元提升至31.4萬億美元。最瘋狂的還是2011年8月,臨近違約前的幾個小時內才達成的。而在2018年、2019年,國會均在“X日”來臨前的1個月就達成了協議。

2

其實,市場真正擔憂的是,美債務上限突破後,誰來接盤的問題。

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財政收支情況出現了明顯惡化。2020-2022年,財政赤字分別高達3.1萬億美元、2.77億美元、1.38億美元。去年赤字額大幅下滑,但仍然大幅高於疫情的水準。

今年開始,財政收支情況再度惡化。截止5月11日,赤字已經高達9250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3600億美元。

一方面,稅收收入惡化了。截止今年4月,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速降至-36%、企業所得稅-37%、消費稅-50%,占比最大的個稅增速回落幅度較大。

另一方面,債務利息支出大增。現在,美國一年支付債務利息就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而2017年大致為5000億美元,短短幾年足足翻了1倍。並且,隨著債務規模的膨脹,以及利率的高居不下,明年這部分支出可能要高達1.2萬億美元,占到財政收入的25%以上。

債券發行是以這個國家的稅收作為基石來進行的。目前,美國財政赤字規模越滾越大,債務利息支出占稅收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這讓外國投資者如何安心接盤美債?

相反,外資減持美債才是大勢所趨。

俄烏衝突之後,美國利用金融工具來搞地緣政治上的制裁,其實大大加速了世界各國的去美元化進程。今年2月,日本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從1.1044萬億美元減少至1.0818萬美元,環比減少226億美元,接近去年10月所創的3年多低位。

中國方面則進一步下降至8488億美元,環比減少106億美元。這已經是連續第7個月減持了,現總持倉已經創下2010年6月以來的最低記錄。整體來看,2月份外國投資者總持倉規模從7.402萬億美元減少至7.344萬億美元。與一年前相比,持有規模足足下降了將近5%。

並且,美聯儲當前仍然處於縮表的大週期中,無法充當最後的兜底人。當債務上限的閘門打開之後,財政部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之內發行數千億美元的國債。誰來接盤?誰又能吃下如此體量的美債?

這勢必會加重國債市場流動性的風險。

其實,美債流動性枯竭在多次危機的時候均有發生,包括2008年、2012年、2020年以及今年中小銀行危機期間。

今年3月,美債波動率曾創下198.7,比2020年3月的時候還要高,逼近2008年次貸危機時的高峰。期間,2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的買賣報價之差均升高至30BP以上,創下6個月最差。對此,美聯儲針對金融機構機構實施了定向擴表,才暫時押注了流動性風險的進一步蔓延。

總之,美債上限突破後,短期內美財政部大量發行國債,美債市場的供大於求,是有一定可能引發新一輪美債流動性問題。

3

美財政部TGA帳戶餘額變化,亦是觀察金融市場流動性的一個指標。

其實,美國貨幣有幾個比較大的資金池。從美聯儲負債端可以清晰的看到,主要包括銀行準備金餘額、美聯儲隔夜逆回購以及美財政部TGA帳戶。

當TGA帳戶餘額開始大幅上升(比如發債),意味著將從市場中抽走資金,相當於銀行系統的資金轉移到TGA帳戶,那麼銀行準備金餘額會下降。反之餘額開始下降,意味著政府支出加大,將轉化為企業和個人的收入,銀行準備金餘額會上升。

在2020年那波疫情中,美聯儲擴表了6萬億美元,其中一大部分是通過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來進行的。當年短短4個月,TGA帳戶餘額從3800億美元飆升至17900億美元。後來,財政部又通過直接給企業或居民部門發錢來進行紓困。這亦是導致當前惡性通脹以及當時金融市場出現資產泡沫的核心推手之一。

2021年10月底,TGA帳戶僅僅只剩下700多億美元。當月,美債上限被打開之後,短短幾個月之內,TGA帳戶再度回升將近1萬億美元。這對於市場的抽水效應是非常明顯的,疊加美聯儲激進的加息縮表導致金融市場出現了潰敗行情。而美股見頂時間與TGA帳戶見底的時間大致吻合,相差不大。

2022年5月之後,TGA帳戶餘額持續下降。到了10月底,已經不足6000億美元,相當於向市場注入了不小的流動性。不過,同期美國逆回購規模攀升了5000億美元,抽取了相當規模的流動性。兩者大致相抵,疊加當時美聯儲相當鷹派的加息,導致銀行準備金餘額持續下降。因此,金融市場流動性緊縮效應明顯,導致美股進一步大跌。

11月以後,TGA餘額依舊下降,隔夜逆回購規模從2.5萬億美元回落至2萬億美元,而銀行準備金餘額相對穩定,保持在3萬億美元左右。加之美聯儲加息幅度縮小,全球股票市場持續反彈至今。

雖然TGA帳戶與金融市場的走勢不會完全吻合,但大的步調是一致的,可以作為流動性的一個觀察指標。

4

其實,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上臺了不少政治素人,對於兩黨妥協達成債務上限協議很是反感,也增添了無法達成協議的極端可能性。一旦小概率黑天鵝事件發生,那麼將嚴重衝擊全球金融市場,金融危機恐無法避免。但這不是其基準假設。

如果債務上限問題得以解決,不代表就相安無事了。因為美國財政部會大量發債,搶奪市場本以相對緊張的流動性,對於金融市場的壓力亦是不可小覷的。

來吧,可能最多還有15天,這場圍繞美債上限問題的作秀大戲將要迎來終章。

最新評論

天天說黑天鵝,但美股就一直升
難為你作文寫了咁多字
天天都是白天鵝。你先餓死算了。
從美股的強勢看出大家都看好。除非美股突然跌一成,大家的看法才有可能改變。所以在美股跌一成之前,我維持看好美股。
白天鵝很多。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