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做社交的心不死?細數微軟踩過的那些“坑”

發布 2020-8-4 上午09:07
MSFT
-

(作者:莫寧)

Investing.com – 在企業和雲服務領域“混”得風生水起的微軟公司 (NASDAQ:MSFT),在面向消費者的社交、設備和應用業務上卻壹直走得跌跌撞撞。

2014年薩提亞·納德拉上任之後大刀闊斧,正是砍斷了微軟在個人消費者業務上的巨額投入,將重心轉向了雲計算和企業服務,這才促成了壹個老牌科技巨頭的成功逆襲。

回溯微軟在消費者業務上的軌跡,“天時、地利、人和”壹樣不占。

微軟的“落寞”社交史

今年6月份,微軟宣布關停旗下的遊戲直播平臺Mixer,原因是這個平臺的用戶數量無法與YouTube Gaming和Twitch平臺相匹敵。Mixer原名為Beam,最早是在2016年被微軟出手收購,並入到Xbox部門,並在次年以Mixer之名重新推出。這之後,微軟非常努力地想讓它擁有與Twitch壹拼高下之力,然而入場時間過晚,先機已失——。

Streamlabs的數據顯示,作為壹個用戶規模較小的平臺,Mixer增長率卻也不高。從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Mixer平臺觀看時間增長率僅0.2%,同期Twitch增長98%,谷歌 (NASDAQ:GOOGL)的YouTube Gaming和臉書 (NASDAQ:FB)的Facebook Gaming分別增長了65%和238%。

微軟最終選擇將Mixer的用戶導向Facebook Gaming。運營不到四年,Mixer黯然離場。

Xbox老大菲爾·斯賓塞(Phil Spencer)承認失敗,稱“Facebook就是有這樣的實力,能夠通過社交平臺的‘無縫連接’接觸到更多玩家。” 壹句話點出了微軟在Facebook所主導的社交領域裏難以混出頭的事實。

將時鐘撥回到20年前。1999年誕生的MSN Messenger在初期風頭壹時無兩,但高速增長之後很快陷入停滯,MSN已在2013年正式宣布關閉。MSN之死,還可以歸咎於微軟當時的“傲慢”,壹方面在核心Windows面前,MSN也不過是個小工具而已;另壹方面,當時的微軟還看不到免費MSN的盈利前景。

MSN走下坡路的時候,正值 Facebook的崛起。2005年,微軟嘗試推出過社交網絡服務Wallop,但也在三年之後走向了關閉。有分析認為,Wallop的消亡源於其朋友邀請制的設計,而這是Facebook在2006年10月就已經放棄的做法。

到2009年、2010年,社交媒體迎來大爆發,推特、Instagram、Pinterest等新秀迅速崛起。2011年6月,谷歌也加入了這場熱潮,推出自己的社交網絡產品Google+,不到半年,微軟也坐不住了。11月份,微軟啟動了Socl項目。但連MSN也做不好的微軟,在Socl社交項目上也落得了和Google+同樣的下場。

微軟在其他消費者產品上吃過的“虧”

在其他消費者產品上,微軟也遭遇過不少尷尬。

2013年,微軟正式宣布以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旗下的大部分手機業務,加上21.8億美元購買諾基亞相關專利的費用,合計交易價格大約為71億美元。就在半年後,新上任的納德拉推翻了前任CEO鮑爾默提出的“設備與服務”戰略,將重點放在“移動與雲”,不再提及“設備”。

從壹開始,諾基亞與微軟的合作就不被看好。當時谷歌谷歌副總裁維克·岡多特拉(Vic Gundotra)還曾在推特上對兩家公司進行嘲諷,稱“兩只火雞變不成壹只老鷹”。從微軟Windows Phone系統的體驗和諾基亞Lumia的入市時機來看,都談不上有競爭力。在2015年,微軟宣布對諾基亞業務減記76億美元,裁員7800人,標誌著這次消費者業務收購的正式失敗。

微軟在2009年6月推出的搜索引擎必應,意在與谷歌的搜索服務壹爭高下,但直到2015年三季度才實現了盈利。迄今為止,還是未能撼動谷歌分毫。微軟的搜索廣告業務上個季度下滑了18%。

或許為數不多的亮點,是微軟是Xbox遊戲機——這是微軟最大的、完全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業務。尤其是疫情期間家庭娛樂產品利好,Xbox上個季度銷售額增長了65%。

寫在最後

即便如此,微軟似乎對消費者業務還沒有“死心”。

在納德拉的領導之下,微軟進行的大型收購基本上都針對的是它的企業服務業務。比如2016年以260億美元收購的領英,以及75億美元收購的GitHub。如果再次回到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社交領域,微軟還能擺脫逾20年來的魔咒嗎?

【本文來自Investing.com,閱讀更多請登錄hk.Investing.com或下載App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