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變異病毒不斷湧現,全球央行為何放棄寬鬆政策?

發布 2021-12-24 上午09:24
US500
-
DX
-

(作者:潘奕衡

Investing.com – 自從11月末南非宣佈發現奧密克戎病毒以來,一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在這個一個月當中,金融市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並將影響2022年的走向。

奧密克戎大爆發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奧密克戎病毒就已經席捲全球。截止12月21日全球已有至少8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確診病例。

隨後,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得不選擇封鎖政策並限制出行。韓國、荷蘭、德國、丹麥和愛爾蘭等國最近幾天都重新實施了部分或全面封鎖舉措,紐西蘭延後了重新開放其國際邊界的計畫,連過去主張“與病毒共存”的英國,也一改口風,拒絕保證耶誕節前不會在英格蘭實施更嚴厲的抗疫限制。

在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人們期待著在2022年戰勝病毒並恢復正常生活的美夢破滅了。不過這一次,全球央行並未像疫情之初的那樣繼續選擇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支撐經濟,而是紛紛開啟了緊縮的模式,2022年將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緊縮的原因

雖然我們一直處於疫情之中,但是全球的需求總體上是穩健的,所以出現通縮的可能性不大。

新的變種病毒在不斷的出現,疫情一波接一波,人們正在學習如何與病毒共存,接種疫苗的人越多,對經濟的影響也將越小。

例如,去年疫情的頭兩個月,每日新增病例達到31,000多例的高峰。由於各州實施居家令,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出現31.2%的創紀錄降幅。相形之下,2021年第一季度單日新增病例峰值約為25萬,但經濟增長了6.3%。

隨著每一波疫情的到來,各國實施的限制越來越減少,也越來越有針對性。許多員工和企業也適應了防疫調整,比如改為遠程辦公。

所以,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力在減弱,央行繼續維持刺激政策的必要性在下降,可以專心應對通脹問題。

通脹問題

目前,新冠病例的飆升對支出和就業的影響比疫情初期要小很多了。但是對於通脹和供應鏈的影響將會持續。隨著疫情的反復,各國央行的官員們開始擔心,新冠病例激增不僅會威脅經濟增長,還可能讓本已經居高不下的通脹延續更久。

一方面,全球各國對新病毒採取的各種限制措施阻礙了供應鏈,供應鏈中斷的時間將繼續延長;同時,因防疫措施,商品和貨物將在港口上滯留更長的時間,這將會推高物價。另一方面,疫情也打擊了勞動市場。對疫情的擔憂使得人們不願外出工作,導致勞動力短缺和工資進一步上漲。這或將導致工資和物價螺旋上漲,反過來又將進一步推高通脹。各國不斷創紀錄的通脹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

於是,全球央行改變了此前的寬鬆策略,貨幣政策開始趨緊。雖然各國央行官員還在叫囂著奧密克戎的影響較小、通脹不足為慮,但是實際行動卻很“誠實”。上周英國央行意外加息,美國央行加速縮減資產購買計畫並暗示明年加息三次,紐西蘭央行已經加息兩次,俄羅斯和其他新興市場也加入了緊縮的行列。

一時間,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似乎都在轉向緊縮,而金融市場的投資邏輯也會因此而改變。

金融市場的影響

央行緊縮首當其衝會影響股市。此前,全球寬鬆的貨幣政策令股市一片火熱。美國三大股指更是幾乎每天都在創造新的歷史紀錄。理論上,央行加息將會減少流動性,令股市承壓。

不過從歷史上美聯儲加息後美股表現來看,事實好像正好相反。在最近的五個加息週期內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都處於上漲狀態。如下圖,詳見即使美聯儲加息也難阻美股上漲?

標普500走勢圖,來源:Investing.com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美聯儲開始加息時,股市往往處在趨勢強勁的牛市之中。這像一輛速度非常快的列車,加息就如同刹車,一開始刹車的作用可能不大,但當時間足夠長,列車自然就會慢慢停下來。

此外,大宗商品或將持續受益於供應鏈中斷的影響,特別是近期很多商品開始出現回檔,在價值修復之後,相信明年大宗商品還會繼續亮眼的表現。

外匯方面,美元作為龍頭老大,美聯儲的緊縮政策將令其開啟新的上漲空間。而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背離恐令日元和歐元承壓。

【歡迎關注Facebook/@Investing.com中文網以及Twitter/@HkInvesting,分享更多新鮮觀點!】

推薦閱讀

荷蘭銀行:黃金將在2022年下跌16%至1500美元,2023年或跌向1300美元

淡水河谷宣佈售出煤炭資產

環球市場:風險偏好回暖,股市油市大反彈

黃金交易提醒:美債收益率勁升,多頭三連敗,關注美GDP終值和消費者信心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