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崔東樹:目前汽車消費增長壓力仍較大 建議采取減免購車人員個稅等措施拉動購車消費

發布 2023-11-16 下午04:10
崔東樹:目前汽車消費增長壓力仍較大 建議采取減免購車人員個稅等措施拉動購車消費
2317
-
2354
-
2610
-
0086
-
VIF
-

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0月份,汽車生産277.9萬輛,增長8.5%,其中轎車96萬台,增長0%;新能源汽車92.7萬輛,增長27.9%;新能源滲透率33%。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稱,這是回歸平穩的增長。目前汽車消費增長壓力仍較大,因此促進車市消費,建議可以推動減免購車人員個稅、汽車下鄉、鼓勵結婚購車等更多的措施,拉動購車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崔東樹表示,目前,2023年汽車銷量與房地産銷量關系是39平米房/1輛車,銷量的對比關系稍改善,較最高時的2020年70平米一輛車更爲合理。由于債務擠壓,車市需求相對樓市嚴重低迷,作爲中國城鄉家庭唯一沒有普及的消費品,近幾年全國乘用車市場總體走勢不強,乘用車消費持續低迷,樓市投資擠壓消費導致難以有效拉動居民生産和生活消費的高質量發展。

1.汽車消費恢複較強

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333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汽車消費額增長11%。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9198億元,增長7.2%。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440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汽車消費額增長5.3%,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46472億元,增長7.0%。

2018-2019年的汽車消費相對低迷,入門級消費依舊不足,中高端消費升級表現突出。2020年的汽車消費在年初受到春節疫情因素影響形成前低後高。2021年汽車對消費貢獻爲正,形成前高後低走勢。2022年重複2020年年初疫情下的波動走勢。2023年的開局較弱, 因2022年12月的汽車消費實現車購稅政策退出前的高增長,導致2023年年初透支嚴重,隨後的低基數推動今年的3-5月高增長,6-7月受到高基數影響而下滑,10月的汽車消費恢複正增長。

2.汽車産量逐步走強

10月份,620種産品中有371種産品産量同比增長。

10月份,汽車生産277.9萬輛,增長8.5%,其中轎車96萬台,增長0%;新能源汽車92.7萬輛,增長27.9%。

3.2023年汽車增加值表現較好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6%,其中汽車增加值增10.8%。1-10月份,工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4.1%。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11.3%,

2018年汽車業增加值增4.9%,2019年汽車業增加值1.8%,2020年回升到6.6%,2021年增速徘徊在5.5%的水平,2022年的汽車增加值6.3%,較強。

2023年1-10月的11.3%的增加值相對提升巨大,增加值是不錯的。

4.汽車産能利用率平穩

叁季度,全國工業産能利用率爲75.6%,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比二季度上升1.1個百分點。分主要行業看,叁季度,汽車制造業爲75.6%,較上一年度微降。

5.新能源汽車生産情況

10月份日均轎車生産3.1萬台,同比增0.4%。由于疫情因素的去年低基數,今年轎車生産一般。今年10月的生産時間短,去庫存特征稍有體現。

分産品看, 10月份,汽車日均9.0萬輛,增8.5%,考慮到2022年10月低基數效應,今年增速高的表現是很不錯的。

近兩年商用車強、乘用車弱。2021年汽車産量2653萬台。消費結構進一步不利于消費,轎車生産增速偏低,弱于汽車平均增速,SUV的生産增速低于汽車總體增速,成爲抑制消費的低迷因素。

2018年全年生産新能源車130萬台,較2017年增4成,繼續保持較強的高增長走勢。2019年生産119萬台新能源車,下降1%,偏弱。

2022年汽車生産2748萬台,産量同比增長3%,新能源汽車生産722萬,增長98%,滲透率26%。

2023年1-10月汽車生産2366萬台,同比增5%;新能源汽車生産700萬台,同比增27%,滲透率30%,這是很高的增長。

2023年10月汽車生産278萬台,同比增長9%;新能源汽車生産92.7萬台,同比增28%,滲透率33%,這是回歸平穩的增長。

6.2023年汽車投資恢複增長

2023年1-10月汽車投資增長18.7%,今年汽車投資回暖明顯,處于近6年的曆史最高位。新能源增長導致汽車行業投資低迷問題逐步改善。

7.房價暴增的車市消費擠壓效應持續較強

2016-2019年樓市火爆影響很大,後期逐步降溫對車市的促進較好。目前看2023年1-10月樓市高基數下低迷,東部地區的銷售額較好,這也是房地産最後的割韭菜的現象。目前的居民收入不支撐持續的高負債,因此樓市降溫有利于車市發展。

目前,2023年汽車銷量與房地産銷量關系是39平米房:1輛車,銷量對比不合理現象較突出,雖然房車比較最高時的2020年70平米一輛車有所改善,但擠壓消費壓力仍大,導致車市需求相對樓市嚴重低迷。

房地産的貸款大幅收縮,樓市投資主要靠居民的定金和預收款支撐,這對車市的購車資金帶來一定分流影響。

樓市的財富效應對高端車需求有一定的促進效果,近期的樓市債務壓力下降對改善車市消費也帶來一定潛在利好。

8.2023年車市消費需要有持續政策支持

目前看消費不旺的問題稍有改善,1-10月汽車消費雖然恢複正增長,但未來增長壓力仍較大。

近幾年的成品油消費相對高價,這也是汽車消費的銷售額損失。在總體社會零售中,限額以上的商品零售表現較弱,這體現了房地産對消費影響較大,樓市對總體大宗消費的抑制效果明顯。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