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IDC: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六大洞察

發布 2023-11-30 下午02:02
© Reuters.  IDC: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六大洞察
NRG
-

智通財經APP獲悉,IDC基於科技產業最新趨勢,以及中國汽車市場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對2024年市場進行如下預測:乘用車市場價格將繼續向高價位段轉移;座艙對用戶的粘性將成爲汽車市場產品力要素的核心構成;新能源車電池產權與使用權的分離將撬動用戶對車輛所有權的固有觀念;自動駕駛的進步體現於駕駛輔助功能對邊緣場景的覆蓋;大模型技術發展的外溢效應賦能座艙內人機交互;新能源輕卡增長進入加速期。

洞察一:乘用車市場價格將繼續向高價位段轉移

IDC研究顯示,中國乘用車市場指導價高於20萬元人民幣的車型出貨量佔比不斷提高,高價位段佔比較高的SUV、MPV車型出貨量亦不斷上升。

在二胎、三胎政策開放後的第一批多孩家庭中,年齡較小的兒童逐漸步入學齡,家庭用車在空間方面的需求得到進一步凸顯。因此,在車身形態方面對MPV元素體現較多的車型預計將在2024年湧現更多爆款。SUV、MPV車型用戶對座艙舒適度與科技感的關注將進一步影響整車市場對內飾、HMI設計的傾斜。

洞察二:座艙對用戶的粘性將成爲汽車市場產品力要素的核心構成

IDC預測,配備智能座艙功能的乘用車出貨量將在2024年達到2,264萬輛,在新車中佔比超過90%。

汽車行業的電動化進程爲智能座艙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當車輛處於靜止狀態時,傳統燃油車需要以怠速狀態維持電瓶供電,不經濟,亦不環保,極大限制了座艙場景向外拓展的想象空間。相比之下,新能源車電池以支持電動機運轉爲主要目的,在蓄電量、供電穩定性、用電限制等方面均有質的提高。同時,新能源車的快充場景爲用戶在車輛靜止狀態下使用座艙內娛樂設備提供了新的觸點。在座艙場景上實現創新的品牌將在這一契機下有效拉近產品與用戶間的距離。

洞察三:新能源車電池產權與使用權的分離將撬動用戶對車輛所有權的固有觀念

電池衰減是消費者的主要用車顧慮之一,也是影響新能源車二手車殘值的重要因素。售前階段由於電池成本在整車中比重較大,“車電分離”模式可有效降低新能源車的首購成本,促進消費者對車輛的購買。

早期的“車電分離”主要以換電模式下的物理分離爲基礎,該模式受規模限制難以充分滿足消費者的補能需求。但隨着電動化浪潮的不斷推進,新能源車保有量持續提升,金融行業將逐漸衍生出更加適應消費者需求的金融產品。並且隨着換電模式在運營壓力較大的出租車、客車等行業不斷鋪開,電池管理的機制在實踐中不斷成熟,車輛與電池間的“價值分離”與“物理分離”將以創新的形式實現統一。這一變化將促使消費者過往對車輛獨佔的觀念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在消費者意識層面爲出行市場未來的變革奠定基礎。

洞察四:自動駕駛的進步體現於駕駛輔助功能對邊緣場景的覆蓋

目前市場上智能化水平較高的車型已經能夠在高速路段實現完整度較高的駕駛輔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解駕駛員疲勞的效果。IDC預測,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中滿足L2級自動駕駛標準的新車將達到1,478萬輛,在全部新車中的佔比達到59.8%。

駕駛輔助功能的進一步發展需要覆蓋複雜程度更高的城區場景,包括繁忙的交通、複雜的道路標誌以及行人和自行車等各種非機動車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駕駛輔助技術需要更強大的感知和識別能力,以及更加智能的決策和控制系統。此外,還需要考慮到城市中的多樣化道路結構和交通規則,以確保駕駛輔助系統在不同城市環境下的適用性和穩定性。技術的進步需要以長尾數據的積累爲基礎,體現於自動駕駛算法魯棒性的提升。

洞察五:大模型技術發展的外溢效應賦能座艙內人機交互

汽車端AI算力所支持的對象不僅覆蓋自動駕駛,還包括語音控制、導航、疲勞監測、駕駛員識別、主動降噪等座艙功能。生成式AI的發展極大帶動了座艙內人機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大語言模型使用戶毋須再花費心智將下意識的反應轉化爲指令性的語言,多模態融合的進步又在交互方式上實現了語音與手勢、表情等維度間的打通。

此外,基於大語言模型的全雙工對話技術使車機更加擬人,通過多輪次的溝通拉近車機與用戶間的心理距離,不僅在功能性維度提升了用戶調用座艙功能的效率,還幫助車機產品在情感層面與用戶建立聯結。

洞察六:新能源輕卡增長進入加速期

IDC預測,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車出貨量將達到1,108萬輛,年增長率30.4%。其中,乘用車與商用客車市場將繼續維持增長,新能源卡車市場亦將迎來增長機遇。

卡車市場客戶以成本收益爲主要導向,而新能源卡車電池所造成的載重在一定程度上擠佔了車輛的載貨能力,加之過往充換電設施的密度較低,造成貨運業務閉環的拉長,運營者傾向於選擇燃油車。如今隨着商用車行業電動化技術的進步,電池能量密度與充電速度不斷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亦日漸完善。同時,排放政策的日漸收緊造成燃油車運行的高成本與低出勤率。此消彼長之下,商用卡車的全生命週期成本(TCO)逐漸向新能源車傾斜,尤其對於載重較小但基數較大的輕卡市場,電動化的進程逐漸進入提速階段。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