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張憶東:順應全球“慢速”時代 在平淡中尋找新奇

發布 2023-12-7 下午03:35
張憶東:順應全球“慢速”時代 在平淡中尋找新奇
EUR/USD
-
GBP/USD
-
US500
-
AAPL
-

12月6日,第八屆智通財經資本市場年會在深圳召開,匯聚多位投資界意見領袖及經濟學家,共議資本市場投資熱點話題。興證國際副行政總裁、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經濟與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張憶東出席並發表題爲“全球‘慢速’時代:精選‘卷王’和科創”的演講。張憶東展望24年認爲,高利率壓制下,美國經濟將減速但仍有較強韌性,上半年美股上市公司盈利仍有望保持強勢,美股大盤指數仍有望上漲,呈現震盪小漲的概率較大。國內方面,中國經濟將溫和修復,名義GDP增速較2023年溫和回升,這有助於優秀上市公司盈利彈性的恢復,有利於中國股市信心修復。

主要內容摘要:

海外展望:美國經濟將減速,美債利率及美元或將回落

高利率壓制下,美國經濟將減速但仍有較強韌性。2024年,高利率對美國居民和企業加槓桿的抑制將更加明顯;財政刺激對美國經濟的提振效果減弱。鑑於美國居民資產負債表健康及科技新浪潮,美國經濟2024年大概率是“減速”而不是“失速”;

通脹2024年大趨勢是回落,經濟及金融風險將是美聯儲的主要考慮因素,政策轉松的拐點可能出現在2024年二季度後期到2024年四季度;

2024年美債10年期收益率有望呈現震盪下行,美元走勢弱於2023年

美股市場展望:平淡中尋找新奇,新奇在於科技

2024年上半年美股上市公司盈利仍有望保持強勢

聯儲政策從緊至松的轉向期,信息技術、金融、公用事業、通訊服務歷史上表現相對較好

行情展望:美股大盤指數仍有望上漲,呈現震盪小漲的概率較大;行情機會聚焦在基本面改善的領域,信息技術、醫藥行業有望表現出色

中國資本市場展望:“慢速”時代贏家之道

展望2024年中國經濟將溫和修復 ,名義GDP增速較2023年溫和回升,這有助於優秀上市公司盈利彈性的恢復,有利於中國股市信心修復

“慢速”時代的高盈利彈性機會:

中國優勢製造業將湧現出一批走向全球,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卷王”

順應“慢速”時代消費新需求,消費領域興起滿足高性價比消費的“卷王”

破局慢速時代,科技成長將是核心抓手,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以下爲本次分享的全部內容:

感謝智通財經的邀請。

我們一直在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從國際化的眼光來幫中國的企業、中國的財富做最好的海外配置。作爲開場白,特別感謝智通財經提供這樣的機會。

今天跟大家彙報的主題,是“全球‘慢速’時代:精選‘卷王’和科創”。我主要講外部環境,從美國經濟和美國資本市場跟大家做一個彙報。

首先我們來講講美國經濟。

我們認爲美國經濟2024年會面臨減速,但並不是失速。在這個狀態下,美債長端利率將會回落,也就是說美債將有望迎來一段的小牛市。而美股我們認爲也是有機會的,並不太差。美元,至少在2024年的上半年有希望震盪溫和回落。

下面具體分享一下。

在高利率的壓制下,美國的消費動能將面臨着一些麻煩。反映消費信貸的這張圖表,整個居民消費信貸的增速在23年二季度之後不斷的下移,也就是說居民加槓桿的動能在減弱,包括高利率已經壓制了美國房屋的新屋銷售。

數據來源: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

還有居民分類別負債同比增速圖,可以看到像汽車貸款、抵押貸款的增速都在快速的回落,被較高的利率壓制住了。

數據來源: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

從企業的資本開支來看,2023年企業債的發行金額也在快速的下降,所以從週期性的角度來說,美國明年面臨着比較正常的一個短週期回落。

除了居民消費和企業部門的資本開支,我們來看政府的力量。

在2023年全年,特別是今年三季度,美國實際GDP的增速超預期,其中有幾個貢獻度比較大。一個是消費,剛纔講到可能今年四季度開始到明年,消費動能將會回落。從政府財政支出的支持角度來看,明年的力度也會減弱。

但是仔細研究美國赤字佔GDP比例這張圖,師夷長技以制夷,對我們也是一個重新思考的角度。中國赤字率較長時間有一個3%的緊箍咒,基本上不會輕易地、有效地突破3%。所以最近大家開始擔心,如果明年(赤字率)還是3%,會不會對經濟的增長有壓制?我們來看看美國。

美國的赤字率在2021年的時候差不多15%左右,2022年稍稍的回縮一點,到了2023年赤字率又高達6.3%。我國就算是今年四季度新增了1萬億的國債,赤字率也只在3.8%左右。

根據CBO測算,明年美國的赤字率會下降到5.5%左右,跟今年的6.3%相比,對於美國經濟的支撐作用也會減弱。

所以美國明年降速是很正常的,但是“降速”並不是“失速”,在戰術上我們還是要重視競爭對手。2024年美國經濟只是降速,但並不是失速,更不要特別悲觀的覺得會是硬着陸。

爲什麼?

一方面,2020年-2021年美國“超級放水”所帶來的餘威還在,也就是超額儲蓄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基本上花完。

從居民槓桿率的角度看,基本上這幾年一直在回落,現在的水平和2000年時差不多,槓桿率還是比較健康的。

美國家庭債務支出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一直在低位。所以美國經濟的韌性是非常強的,居民資產外表比較健康,有利於美國經濟軟着陸,甚至只是減速,不一定是着陸,樂觀一點可能是不着陸,只是增速比今年回落一些。

再從中長期的角度看,由於新的法案——《通常削減方案》等,很多積極政策、優惠政策吸引新型製造業迴流到美國,特別是AI科技浪潮,很有可能驅動美國乃至全球出現一輪朱格拉週期。現在只是猜想,並不確定一定會出現朱格拉週期。

這張圖反映美國除了住宅之外的建設完工量,主要是綠地投資,項目投資也很明顯,藍色的是計算機、電子電力設備。這種廠房建設、綠地投資從2021年開始,增速非常快。

我們看右邊這張圖,設備更新投資還在低位。通常來說,一輪投資週期,先是做廠房,然後做設備更新投資,最終形成知識產權。所以,如果到了明年下半年,隨着美國進入降息週期,藍色的那條線就是設備投資增速如果開始見底回升了,那麼,跟歷史上90年代美國那一輪信息高速公路浪潮就比較像了。所以從中期的維度來說,可能全球的新科技浪潮纔剛剛開始,方興未艾。

總結美國經濟的增速,短期我們認爲是回落,不宜對美國過度的樂觀,但是中期不要對美國悲觀,因爲科技浪潮纔是我們要關注的點。

再聊一下通脹。

對通脹而言,我們認爲短期回落的趨勢是確定的,甚至可能明年前面三個季度都是在回落的趨勢下。從長期的維度來說,如果美國真的進入到新的設備更新週期,朱格拉週期,美國的長期的通脹降不下來的,不可能回到過去20年的那種低通脹,美債長端利率有可能也比過去20年要上個臺階。

回到短期,從短期的角度來說,雖然通脹(回落)的趨勢是確定的,但是我們要注意什麼?美聯儲不會在上半年過快的放鬆,過快的放鬆可能會引發超級核心服務通脹的反彈。

總體來說,美國明年上半年的經濟沒有那麼強,但還是有一定的韌性,只是正常的降速,再加上超級核心的粘性,至少在一季度我們認爲美國可能還是會保持偏緊的貨幣金融條件。

到了上半年,比如說二季度開始,當通脹確認回落之後,美聯儲核心考慮的變量就從通脹轉向了經濟動能以及金融風險。要考慮的幾個變化因素,一個是REPO逆回購市場。疫情大放水帶來逆回購的蓄水池作用,今年大量的承接了聯儲縮表效應。最快明年二季度後期,慢了下半年開始,隨着逆回購的蓄水池開始降到疫情前的正常化水平,美聯儲的縮表對於流動性的影響,甚至對於美國銀行的存款儲備金的消耗,會形成顯著的衝擊。那個時候,我們認爲會是美聯儲轉向寬鬆(貨幣政策)的一個契機。

另外一個契機,明年上半年潛在的美國商業地產爆雷,可能也會導致一些中小銀行出現風險。

結合這兩個契機,我們認爲美聯儲政策的放鬆應該是在二季度後期開始。在這個情況下,怎麼看美債以及美元。

我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美聯儲暫停加息到第一次降息之間,其實美債是搶跑的,美債收益率會在第一次降息之前就會快速回落。反而到第一次降息之後,如果美國經濟是軟着陸,美債收益率就不會再進一步的向下走了;如果是硬着陸的話,美債的漲幅更大,收益率會進一步的下行。因爲我們偏向於認爲明年的美國經濟沒有那麼差,會是軟着陸,這種情況下美債收益率的下行,從節奏的角度來說,更快的應該是在明年上半年。我們認爲,一季度美債十年期收益率可能會向4%左右衝擊作爲下限。而到了二季度後期,美債十年期會向3.5%左右迴歸。這種情況對於明年上半年中美的息差與人民幣匯率,都是正面的。

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爲美元明年上半年可能相對的震盪偏弱,下半年不一定很弱。

美元的情況,從短期的維度來說,比起2023年前10個月可能會要走弱一點。但是如果按照剛纔講的,從中期的角度來說,美國如果真的進入到新的一輪朱格拉週期,參考90年代,美元將是強美元。不要輕易認爲美元真的見頂了、一路向下走了,強美元的概率不能完全規避 。

從把握性比較強的角度,只敢說明年上半年可能美元會震盪走弱,甚至美元指數會回到100以內,回到98左右。但是從長期的維度來說,有可能美元在98以上還是常態。

對於美股市場的看法,在平淡中尋找新奇。所謂的平淡就是宏觀經濟比起今年相對平淡,開始降速。但新奇在哪兒?新奇在於科創,在於科技浪潮。

要注意的幾個因素。

剛纔講,無風險收益率會比今年正面。從盈利的角度來說,我們做了一個仔細的測算,發現跟大家預期不一樣。市場普遍認爲美國經濟明年會走弱,那麼美國上市公司盈利是不是就不行了?但是我們實際的測算後,發現不是的。

我們的看法是,由於今年上半年美國上市公司盈利基數比較低,再加上明年上半年美國經濟還是有一定的韌性,不是失速,是溫和降速,在這種情況下,明年上半年美國上市公司的盈利反而會保持強勢。

數據來源: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

按照標普500的盈利預測,今年四季度是3.02%,明年一季度反而上升到6.14%,二季度進一步上升到了10.79%。所以明年美國的一些優秀公司的盈利是走強的。

歷史上來看,美國大型的科技股爲什麼能夠一直走強,本質上還是盈利的能力非常強大。

我們根據盈利預測來判斷,明年美國的醫藥股、生物技術股,盈利預測增速回升幅度比較大,是增速排名靠前的行業。所以明年依然要關注美國的軟硬件,特別是AI驅動,這種科技的軟件、硬件的增長需求,包括AI應用、先進封裝、算力芯片還有半導體等等,AI生態所帶來的新的應用場景可能更加廣闊。

另外美國高端製造業迴流可能還會向更全面的方向進行擴散,像設備製造和軟件投資,特別是明年二季度開始會更加明顯。

再回溯一下歷史。

美聯儲最後一次加息到第一次降息之間,政策從緊轉松的過渡期,歷史上有哪些行業有超額收益?我們分析了從80年代至今,6次類似的階段,得到的結論是,基本上像信息技術、金融、公共事業、通訊服務表現是相對較好的,可選消費表現相對較差。

特別是信息技術,又和我們剛纔盈利預測的分析有所疊加。但明年有可能會出現一個黑馬,就是金融。如果有黑天鵝事件,比如商業地產的衝擊,可能明年上半年金融還有不確定性。但是如果黑天鵝被壓住了,明年美國的商業地產沒有出大事,明年美股的金融股有可能是黑馬,是超預期的東西。

總結美股,我們認爲明年震盪小漲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趨勢性不如美債那麼清晰,美債很清晰的就是一個小牛,而美股行情的機會就聚焦在基本面改善的領域,特別是科技和醫藥這些東西。

最後聊聊中國,只從宏觀,自上而下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

一方面我們認爲明年中國名義GDP增速比今年好,實際GDP的增速不一定有今年好,但是名義GDP跟企業盈利,跟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以及盈利增長的動能更相關一些。所以隨着名義GDP的溫和回升,整個企業盈利的彈性,特別是優秀的公司有可能會恢復,從而對中國股市的信心也會有所恢復。

如果能夠恢復,我們應該找哪些領域?

我認爲要淡化宏觀,甚至淡化行業,來找“卷王”,來找阿爾法,來找那些某些領域裏邊,從中國捲到全世界的(優秀企業)。今年拼多多是一種現象,瑞幸咖啡是一種現象,舉他們的例子不是推薦這兩個股票,只是說在這個現象背後,其實本質上是中國一批最優秀的公司,開始從內捲走向外卷,憑藉更強的競爭力走向全球,去攻城略地。

在這個情況下,我們認爲一方面製造業裏邊找“卷王”,找中國的優勢製造業裏面能夠開拓第二市場的企業。

另外一個在內需方面,消費領域,要追逐高性價比的消費,能夠滿足大家的情緒價值,滿足大家對於高性價比的新需求的所謂的“卷王”。卷王不是貶義詞,是大家不甘心平庸,不甘心躺平,而在不斷的奮鬥的一種精神。

最後我們還是覺得除了“卷王”以外,中國的機會還是在於科創,科創能夠破局。剛纔講的“卷王”只是順應全球的慢速時代,破局這種時代還是需要全要素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可以看到美國的破局點也是以科創、AI所引領的科技浪潮。

對中國而言何嘗不是呢?

對中國而言,一方面要緊跟住潮流,另外一方面要打破現在這種卡脖子領域。就明年而言,全球領先的趨勢潮流還是AI應用,還是數字經濟的新的表現,是AI應用生態逐步在中國的體現。對於卡脖子領域而言,就是半導體以及一些新材料,包括華爲在一些領域的突破帶動了相關產業鏈效率的提升。

總結下來,第一要做好在平淡中尋找新奇,明年宏觀經濟不會是一蹴而就,很快變得非常好,全球可能都是這個樣子,這種時候我們需要做好熬,做好持久戰的準備。而在這個準備裏面,我們要去擁抱或者去鼓勵不甘平庸的“卷王”,鼓勵能夠在科創領域爲我們實現突破的,無論是美國的科學家、企業家還是中國的科學家、企業家,我們都應該給予他們掌聲。感謝大家。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