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五部門:做大做強我國船舶交易市場 支持上海市穩妥有序推進上海航運交易所體制改革

發布 2023-12-13 下午04:15
五部門:做大做強我國船舶交易市場 支持上海市穩妥有序推進上海航運交易所體制改革
SSEC
-

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13日,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等五部門發佈加快推進現代航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提升航運交易及信息服務能力。做大做強我國船舶交易市場,支持上海市穩妥有序推進上海航運交易所體制改革。鼓勵船舶交易機構創新船舶交易模式,吸引國內外船舶進場交易。鼓勵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開展航運服務業發展戰略、國際規則制度等重大領域課題研究,大力發展航運信息服務,提升航運信息服務能級,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運智庫和諮詢服務機構。支持有條件的航運交易機構編制不同類型的航運指數,高標準建設海南國際航運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運指數供應商,形成體系完整、種類齊全、使用廣泛的航運指數系列,引導航運市場有序發展。

意見還提到,到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服務優質、開放融合、智慧低碳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國際航運中心和現代航運服務集聚區功能顯著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服務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現代航運服務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原文如下:

交通運輸部 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航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各監管局,中國證監會各派出機構,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局:

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的決策部署,促進現代航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推進現代航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爲主題,以深化現代航運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以航運交易、信息諮詢、航運金融保險、海事仲裁、航運人才、技術服務等爲重點,着力補短板、強弱項、優環境、增功能,全面提升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順應產業轉型升級新趨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公平競爭中提升服務業競爭力。加快完善政策制度法規標準,營造良好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環境。

要素集聚,差異發展。立足國內,提高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引導航運中心進一步發揮集聚效應,深入挖掘優勢資源,培育優先級,形成多元化、差異化的產業競爭格局。

擴大開放,深化合作。推動現代航運服務業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擴大開放,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合作,鼓勵相關機構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開拓市場、加強協同,全面提升我國現代航運服務業的國際影響力。

(三)總體目標。

到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服務優質、開放融合、智慧低碳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國際航運中心和現代航運服務集聚區功能顯著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服務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現代航運服務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任務

(四)提升航運交易及信息服務能力。做大做強我國船舶交易市場,支持上海市穩妥有序推進上海航運交易所體制改革。鼓勵船舶交易機構創新船舶交易模式,吸引國內外船舶進場交易。鼓勵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開展航運服務業發展戰略、國際規則制度等重大領域課題研究,大力發展航運信息服務,提升航運信息服務能級,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運智庫和諮詢服務機構。支持有條件的航運交易機構編制不同類型的航運指數,高標準建設海南國際航運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運指數供應商,形成體系完整、種類齊全、使用廣泛的航運指數系列,引導航運市場有序發展。

(五)增強航運金融服務效能。依託自由貿易港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離岸航運融資和資金結算能力。推廣天津等自由貿易試驗區融資租賃快速通辦服務模式,優化船舶融資租賃營商環境。積極發展多種航運融資方式,大力支持綠色智能船舶產業鏈發展。加大上海期貨交易所運價指數期貨培育力度。鼓勵探索開發船用綠色燃料相關大宗商品衍生產品,逐步完善航運期貨品種體系,服務航運企業風險管理需求,做好航運衍生品的風險防控。

(六)強化航運保險服務保障。引導我國主要保險機構、再保險機構積極拓展航運保險業務,創新提供新能源船舶險、船舶建造險等產品。鼓勵我國保險機構逐步、適當提高自留風險額度,不斷提升其承保能力和信譽擔保的國際認可度。支持航運保險機構加強全球服務網絡建設,鼓勵與我國相關機構開展海外網絡協同合作,不斷提升海外理賠、防損等服務能力。支持境外航運保險機構在境內設立機構提供保險服務。支持發展國際航運再保險業務,集聚國內外再保險機構,提升航運再保險服務能級。進一步規範中國船東互助保險組織管理,支持其深度融入國際航運保險市場體系。

(七)提升海事法律服務能力。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海事法律制度體系。依託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建設國際海事法律教育中心。支持境外仲裁機構在境內設立業務機構,開展涉外海事仲裁業務,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涉外領域探索開展符合中國國情的臨時仲裁,爲我國成爲國際海事商事爭端解決優選地創造條件。

(八)強化航運人才保障。優化船員教育培訓體系及考試製度,加強LNG等新能源、新業態船員培養。優化和加強海員外派機構管理,加強船員管理和權益保護,健全船員勞動爭議解決機制。落實航運企業培養船員主體責任,引導航運企業自有船員比例穩步提高。支持引進郵輪運輸等航運高技能人才,增加急需緊缺人才供給。充分發揮香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現代航運服務業人才優勢,促進航運服務業融合協調發展。

(九)提高航運技術服務能力。推進綠色智能船舶、產品和系統研發設計,加快數字化系統推廣應用,強化船舶建造維修等技術服務能力,提升綠色智能船舶和產品的檢驗、認證服務能力。加強船舶檢驗機構管理,促進船舶檢驗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全面提升。加快在上海設立船舶能效管理中心,強化船舶能耗數據等管理。組織開展綠色智慧航運技術標準制定和推廣應用。強化國家水上裝備安全與可靠性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強船用新能源技術研究與決策諮詢支撐。研究推進航運碳交易市場發展。

(十)完善航運中心服務功能。依託航運服務功能集聚區,按功能定位集聚航運要素。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天津、大連、廈門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和武漢、重慶等長江區域航運中心,積極開展政策先行先試。

(十一)提升航運基礎服務能力。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全面推進船舶經紀、船舶管理、船舶代理、客貨運代理、助導航服務等航運服務業務轉型升級。加強航運貿易數字化平臺應用推廣,強化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進一步提升航運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營商環境和文化建設,創新商業模式,優化產品供給,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

三、保障措施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各監管局,中國證監會各派出機構,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局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依職責加強對本地區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指導,結合地方實際研究出臺支持政策措施,強化制度保障。

(十三)強化法制保障。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等法律法規修訂,完善我國航運法律體系,爲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提供法制保障。推動現代航運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維護行業公平競爭秩序。

(十四)深化交流合作。鼓勵各類航運服務機構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秉持互利共贏原則,積極拓展航運服務市場。充分利用雙邊、多邊國際合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航運服務業相關標準、規則的制修訂,增強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十五)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取得的成效。藉助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峯論壇、中國航海日論壇、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等平臺,加大我國航運服務品牌宣傳與推廣。

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

2023年12月8日

本文編選自“交通運輸部”官網,智通財經編輯:汪婕。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