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最新!💥 獲取ProPicks查看哪些策略擊敗標普500指數1,183% 領取40%折扣優惠

美股新年“開門黑”,投資者寄望於財報季“回購潮”救場

發布 2024-1-8 上午07:18
美股新年“開門黑”,投資者寄望於財報季“回購潮”救場

美國股市在2024年一開始就萎靡不振。但隨着財報季拉開帷幕,企業開始宣佈股票回購計劃,這種情況本週可能發生改變。投資者希望,這將有助於市場延續去年的漲勢。多頭可能需要支撐,因對沖基金和散戶投資者在年底走強後傾向於防守,對美聯儲降息時機的擔憂加劇了謹慎情緒。

戰略公司Reynolds Strategy首席市場策略師Brian Reynolds表示:“我看好2024年的股市,但由於機構看跌,未來幾個月將是一場動盪。一旦拋售結束,公司就會回購股票,以推高股價。”Reynolds曾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正確預測了熊市。

美國企業一直不願回購股票,因爲美聯儲爲抗擊通脹而提高了利率,從而推高了借貸成本。數據顯示,自2022年創下紀錄以來,股票回購已連續五個季度下降。但由於美聯儲可能準備降息,且盈利增長預期將改善,投資者預計更多公司將把新獲得的資金投入股市。

股票市場的命運並不完全取決於回購,但每年近1萬億美元的股票回購是最大的購買力量之一。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在回購上花費了近800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20%。

標普道瓊斯指數的初步數據顯示,到2024年,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預計將至少花費8400億美元用於回購股票。標普道瓊斯指數顯示,截至9月份的12個月回購支出爲787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近20%,歷史最高是2022年的9230億美元。

彭博高級分析師Wendy Soong表示,總體而言,第三季度企業回購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8%。超過40家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宣佈在第四季度進行回購,總規模達1630億美元,按美元價值計算,比一年前減少了近三分之一。這些公司包括信諾集團(CI.US)和Adobe(ADBE.US),這兩家公司在收購計劃失敗後手頭都有現金。

市場時機

對高管和投資者來說,棘手的部分將是找到合適的時機——既包括何時回購股票,也包括何時預期股價會飆升。關鍵可能在於美聯儲的降息計劃,官員們已經暗示,美聯儲可能要到2024年年中甚至更晚纔會降息。RDM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資官Michael Sheldon表示,這可能會阻止企業在今年晚些時候或2025年初之前借錢回購。

不過,股票回購似乎準備捲土重來。資本支出佔銷售額的比例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五年平均水平,部分原因是以蘋果公司(AAPL.US)爲首的所謂“壯麗七巨頭”大幅增加了資本支出。lafer Tengler Investments Inc.首席執行官Nancy Tengler指出,儘管該公司在中國市場面臨挑戰,但其回購計劃意味着,該公司股價在2023年上漲近50%後,仍有上漲潛力。

Tengler表示:“回購是企業在利潤增長放緩時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我們買入蘋果股票不是爲了基本面。我們買它,是因爲每次股價下跌時,該公司都會給股價設定一個下限。”

其他公司也得到了這個信息。以Broadridge Financial Solutions Inc.爲例,該投資者溝通和技術產品提供商市值超過230億美元,該公司計劃在本財年花費約5億美元進行回購。該公司首席財務官Edmund Rees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預計我們的股東回報將更偏重於回購,因併購方面可買的東西不多。回購對股價有利。”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