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中信證券:新一輪房地產需求側政策相繼出臺 看好產業鏈運營、流轉和提質環節

發布 2024-4-30 上午08:24
© Reuters.  中信證券:新一輪房地產需求側政策相繼出臺 看好產業鏈運營、流轉和提質環節
SSEC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新一輪房地產需求側政策相繼出臺,該行預計房地產市場不會觸發系統性風險,看好房地產產業鏈的運營、流轉和提質環節。該行認爲,政策的密集出臺有助於穩定購房人信心,釋放一部分需求,扭轉基本面單邊下行的風險。當然,房企的庫存壓力仍然巨大,開發行業仍在去槓桿大週期,商業地產空置率普遍較高的情況也並未緩解。

由於供給過大,該行預計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新開工、竣工都有繼續下降的趨勢,產業鏈條上的一系列公司仍將面臨收入下行和回款壓力增大的挑戰。不過,開發領域的供給側產能出清較爲充分,一些藍籌企業保有核心資產和運營能力,目前估值具備較強吸引力。房地產產業鏈的運營、流轉和提質環節,即致力於不動產空間運營效率提升的公司、促進房屋流轉的公司和提供房屋流轉後各類服務的公司,則受益於需求的不斷增長。

中信證券觀點如下:

政策再次進入小高潮期。

2024年3月之前,住房政策進入第一個小高潮期。2月,深圳顯著優化了住房限購政策;同樣在2月,5年期以上LPR下調25個BP;3月,杭州對二手房的限購全面放開。政策在需求側發力,也直接推動了2024年3月房地產市場趨勢上行。根據貝殼研究院,3月50個樣本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KMI均值分別回升至49%和53%,到達榮枯線附近;我們統計的貝殼App平臺76個城市二手房銷售套數同比增長5.8%。到2024年4月,在政策出臺節奏放緩的背景之下,房地產市場再次出現滑落態勢,四月第二週貝殼新房和二手房KMI指數下降至38%和39%,四月前25日貝殼76個城市二手房交易套數環比3月同區間下降15.6%。面對這種局面,各地政府再次出臺新一輪需求側支持政策,包括限購放開、促進賣舊買新、放開購房落戶等需求側政策,也包括放開限價、優化土地供給和開發流程等供給側政策。

支持需求的目的是爲了避免形成房價單邊下跌的一致預期。

儘管目前我國房價整體仍相對偏高,住房供給偏多,但住房仍然是居民資產負債表的核心組成部分,房地產開發投資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房價形成單邊下跌預期,價格的加速下跌可能帶來一系列次生風險。因此,我們認爲以小步快走的方式不斷釋放需求側刺激,推動住房市場消費預期差異化、推動一二手房市場階段性放量和房價階段性企穩,仍可能是政策的主旋律。

核心城市放開購房限制,有助於最具人口和產業吸引力的特大城市房價率先企穩。

雖然幾乎所有城市的限購都不同程度放開,但一些特大超大城市仍對購房限制頗多。雖然戶籍制度改革不斷推進,但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城市並無減量發展的目標,而產業和人口都有繼續向核心城市集聚的趨勢。我們相信,限購的進一步放開和穩妥推廣購房落戶,有利於推動核心城市房價率先企穩。

“以舊換新”受到輿論關注,回購存量項目用作保租房規模可能更大。

所謂以舊換新,就是政府支持房地產中介積極展業,推動房屋流轉,也包括國資平臺本身收購一部分存量房作爲保障性住房,從而便利居民改善性需求達成。杭州、鄭州、無錫、南京、深圳等城市都出臺推廣了一系列以舊換新的政策。我們認爲,比起分散收購存量房,政府收購存量空置新房的規模可能更大。待售新房的收購道德風險小,定價難度低,且由於開發商可能有未償付地價,因此收購待售新房可能不會產生財政的資金流出。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市場化的回購都有利於緩解供給衝擊。

風險因素:

房價繼續下行,威脅企業淨資產價值的風險;部分城市政策出臺力度過小,市場無法走向復甦的風險;部分房地產企業2022年之後拿地很少,貨值結構不合理,無法受益於市場復甦浪潮的風險。

我們預計房地產市場不會觸發系統性風險,看好房地產產業鏈的運營、流轉和提質環節。

我們認爲,住房政策的密集出臺有助於穩定信心,釋放一部分需求,扭轉基本面單邊下行的風險。當然,房企的庫存壓力仍然巨大,開發行業仍在去槓桿大週期,商業地產空置率普遍較高的情況也並未緩解。由於供給過大,我們預計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新開工和竣工都有繼續下降的趨勢,產業鏈條上的一系列公司仍將面臨收入下行和回款壓力增大的挑戰。開發領域的供給側產能出清較爲充分,一些企業保有核心資產和運營能力,目前估值具備較強吸引力。房地產產業鏈的運營、流轉和提質環節,即致力於不動產空間運營效率提升的公司、促進房屋流轉的公司和提供房屋流轉後各類服務的公司,則受益於需求的不斷增長。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