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風暴來臨前夕?樓價下行,香港開發商仍「大甩賣」!

發布 2024-5-9 下午07:21
風暴來臨前夕?樓價下行,香港開發商仍「大甩賣」!
0012
-
0016
-
0017
-
0086
-
1113
-

伴隨著今年2月底財爺宣佈「撤辣」,香港樓市由此打上了「雞血」,看房客和住宅成交量數量甚至是好看。

但幾家歡喜幾家愁,在香港樓市迎暖春的背後,因樓價下行而成為千萬「負翁」的業主心情萬分復雜。而香港本地地產開發商,表面上近來銷售數據靓麗,但也有深深的不安。

樓價、租金下行,寫字樓空置率攀升

近期香港樓市在「撤辣」重大利好因素下迎來小陽春,市場熱鬧非凡。但此政策對香港樓市能否帶來長期利好,市場上不少人持謹慎看待態度。

有市場人士稱,「由於市場供應過剩和利率高,對撤「撤辣」的樓市不會過分樂觀。」摩根大通則在研報中指出,若參考中國内地一線城市放寬房策的經驗,香港樓市一兩個月内成交量會上揚,但之後再次回軟,相信香港情況相若。

當下,香港樓價自2021年高位回落已經超過20%,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攀升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32073宗,創近20年新高。這兩組數據,令一些市場人士擔憂香港會重演2003年樓市泡沫噩夢。

從整個大環境看,香港樓市不能過於樂觀。内地經濟尚處復蘇、香港本地高息環境、行業供大於求以及樓價下行等因素衝擊,香港房地產市場依然充滿陰霾。特别是對於地產開發商來說,潛在的風險需值得警惕。

包括香港地產業四大家族在内的很多開發商,此前都熱衷於高價囤地。而當下樓價持續下行,恐影響企業利潤率以及資產負債狀況。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估計,以現行價格計算,香港地產發展商的經營利潤率可能會從2022年約40%的峰值降至2025年的19%。

商業物業是開發商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但該板塊近年來卻成為開發商的「拖油瓶」,發展前景令人堪憂。

差饷物業估值署數據顯示,香港私人寫字樓售價指數兩年連降,於2023年為468.7點。戴德梁行的最新數據顯示,香港優質辦公室的租金與2019年相比,下降近40%。

同時,受外資撤離、居家辦公趨勢等因素影響,香港寫字樓空置率五連升,2023年達14.9%,為1998年以來新高。其中,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在2023年更是達到了16%。到了2024年,這一狀況繼續惡化,戴德梁行的數據顯示,香港2024年一季度的寫字樓空置率按年升2.5個百分點至19.6%,創8年新高。

另據《香港物業報告2024》的初步統計數字,2023年寫字樓落成量顯著下跌約54.7%至逾171.15萬方呎。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引述地產代理透露,恒基地產(00012.HK)旗下的The Henderson目前出租率僅得60%,長江中心二期項目今年3月的出租率僅得10%,足以見項目的冷清程度。

樓價上漲阻力:開發商亂劈價!

樓價連跌幾年,對房企的現金流和財務穩定帶來重大壓力,同時也會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並加重經濟下行壓力。

香港政府「撤辣」給蕭條的地產市場帶來了一劑興奮劑,但在内外環境挑戰下,香港地產開發商不太確定如何預測未來香港樓市狀況。在此背景下,香港地產開發商要保持穩定、健康發展的勢頭並不易。

有市場人士指出,此次「撤辣」被視為香港地產開發商的逃生門,去庫存成為各大地產商的首要任務,因此紛紛低價促銷,要錢不要貨。

近來,香港多家地產商紛紛趕在樓市買家被耗儘之前,趕緊劈價出貨套現,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香港樓市下行趨勢。例如,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01113.HK)頻頻劈價賣樓,其沙田新盤劈價30%,部分減幅更是達32%。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首批開價「蝕少當賺」,項目根據市況定價,現時市場積存單位多,去貨為先。此外,長實集團及新鴻基地產(00016.HK)合作的屯門青山公路大榄段飛揚第1期折扣率亦達17%。

五大地產發展商在香港都有充裕的土地儲備,預計在未來幾年將陸續供應新住宅,導致市場維持供大於求的狀況。這對於香港樓價上漲帶來阻力,樓市的利好也因此落空。而另一方面,當前香港「搶房」盛況能否繼續維持還有待觀察,儘管市場上具實力的潛在買家不少,但他們信心欠穩固,大多抱觀望態度。

在開發商缺乏足夠信心之下,有市民擔心,香港樓價會繼續下跌,引發類似1997年金融風暴及2007年次貸危機類似的風險:樓市大跌之下,隨著貸款違約風險增加,銀行借貸抵押品將變成劣質資產,致使銀行資產萎縮,打擊市場信心,引發大量贖回潮及銀行擠兌潮。這一系列反應,容易引發信貸危機,嚴重衝擊香港樓市及經濟。因此,預防香港樓市潛在風險進一步惡化並提振市民購房信心,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香港特區政府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