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對沖基金傳奇”泰珀Q1大手筆加倉中概股! 大砍英偉達(NVDA.US)倉位

發布 2024-5-16 下午01:57
“對沖基金傳奇”泰珀Q1大手筆加倉中概股! 大砍英偉達(NVDA.US)倉位
ORCL
-
ADBE
-
BIDU
-
JD
-
BABA
-
PDD
-

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美國知名億萬富豪投資者、對沖基金傳奇人物大衛·泰珀(David Tepper)創立並管理的頂級資管機構Appaloosa Management遞交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美股持倉報告(13F)。報告顯示,該機構在2023年全年斥巨資大舉買入受益於全球人工智能(AI)投資狂潮的大型科技股之後,這家頂級資管在2024年第一季度以出人意料的激進步伐大幅減持這些受益於AI投資狂潮的科技股標的,但是以大手筆加倉阿里巴巴與拼多多等中概股。

大衛·泰珀在第一季度的投資策略似乎與華爾街大型投資機構聚焦於科技巨頭的策略有所不同,例如摩根大通與花旗等華爾街大行在第一季度大舉加倉科技巨頭。摩根大通在第一季度大舉買入蘋果(AAPL.US)、谷歌(GOOGL.US)、微軟(MSFT.US)、英偉達(NVDA.US)以及亞馬遜(AMZN.US)等美股科技巨頭。在花旗集團第一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標的之中,僅有科技巨頭們在第一季度被花旗增持,獲得花旗增持的均爲受益於AI狂潮的美國大型科技巨頭——即微軟、英偉達以及蘋果(AAPL.US)。

大衛·泰珀砸重金買入中概股,股價瘋漲的英偉達與Meta被大幅減倉

泰珀旗下頂級資管機構Appaloosa截至第一季度的美股持倉數據顯示,該機構前五大持倉中,僅有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獲該機構大舉加倉。13F披露報告顯示,泰珀旗下Appaloosa對於阿里巴巴的持股規模從從 435 萬股大幅增加增至大約 1125萬股。一向以做空風格著稱的電影《大空頭》原型、全球知名對沖基金經理邁克爾·巴里(Michael Burry)在第一季度同樣大舉加倉阿里巴巴,其管理的Scion資產管理公司在第一季度大舉增持阿里巴巴近67%。

該機構前五大持倉中,持倉數據顯示Appaloosa在第一季度大幅減持AI芯片霸主英偉達,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減持比例分別高達45%以及40%,AI領域領導者微軟以及亞馬遜也遭減持,但是減持比例分別爲18%以及4%,遠小於英偉達與Meta減持比例。雖然遭減持,但是這四大科技巨頭仍然牢牢佔據Appaloosa前五大持倉席位。歷史數據顯示,泰珀旗下的Appaloosa自去年第一季度起大舉買入這四大科技巨頭,此次減持的邏輯可能在於實現鉅額收益之後的獲利了結,畢竟AI芯片霸主英偉達自2023年以來漲幅已高達500%,Meta同期漲幅則高達300%。

此外,泰珀旗下Appaloosa在第一季度十分青睞中概股,背後的邏輯可能在於中概股相對於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來說極其具備吸引力的估值、分析師們對中國互聯網科技巨頭們整體盈利數據的相對樂觀情緒,以及押注中國經濟全面增長。

除了阿里巴巴,另一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也獲該機構大舉增持,持倉數量增持約133萬股,使總持有量達到210萬股,這意味着股票數量增加約171%,價值則高達2.4 億美元,一舉位列該機構第九大重倉股。科技巨頭百度(BIDU.US)獲該機構大舉加倉188%,截至第一季度位列第十大重倉股,持倉價值達1.9億美元。中國互聯網科技巨頭京東(JD.US)也獲該機構青睞,爲該機構第一季度新建倉標的,持有大約365萬股,價值約9,997萬美元。

爲數不多在第一季度獲泰珀大手筆買入的科技巨頭:甲骨文與Adobe

雲計算服務與數據庫軟件巨頭甲骨文(ORCL.US)則是爲數不多獲泰珀旗下Appaloosa大舉加倉的科技巨頭,持股數量較上季度激增74%,位列該機構第八大重倉股,持倉總價值達2.89億美元。受益於AI投資狂潮的甲骨文2023年漲幅超30%,今年以來漲幅高達16%。

從近一年的營收增量來看,近期甲骨文營收規模重拾增長曲線,很大程度上表明這家軟件製造商的雲計算相關服務正受益於全球企業佈局人工智能(AI)的熱潮帶來的雲計算服務需求增長。知名研究機構Wolfe Research曾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需要強大計算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可能會提振全球企業對甲骨文雲計算服務的強勁需求。

在泰珀旗下Appaloosa新建倉標的中,蹭上AI風口的軟件巨頭Adobe(ADBE.US)獲該機構斥資1.77億美元進行新建倉,倉位價值排名位列第十一。創意軟件領域的領導者Adobe致力於構建以及優化其專屬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主要是基於其龐大的圖片庫進行AI訓練與推理,試圖通過將全新的生成式AI技術整合到Photoshop等行業標準產品中,從而力爭獲得相對於OpenAI等初創公司的應用端優勢。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